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种下绿肥“养”果园 生态经济双丰收

发布日期:2025-03-10 08:18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技术人员在柑橘产业园进行技术指导,树下绿肥作物竞相生长,仿佛为柑橘树盖上厚厚的“绿被子”。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谯灵敏文/图

利用季节或空间闲置土地种植固氮或特定养地作物,把这些作物的绿色植物体翻压回田或覆盖地表,为农田提供养分和有机物,这些绿色植物体及根茬被称为绿肥。

2024年底,我市印发《南充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要降低农业源固体废物,建设“绿肥+”有机(绿色)柑橘生产基地。3月9日,记者从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绿肥+”有机(绿色)柑橘生产基地20万余亩。

树下盖上“绿被子”柑橘实现产销两旺

近日,记者同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技术人员来到西充县车龙乡庄子上村,当地的四川乐程信园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柑橘基地内,柑橘树横成排、竖成行,硕大饱满的柑橘挂满枝头,色泽金黄。树下也别有一番景致,光叶紫花苕、箭筈豌豆竞相生长,整整齐齐、密密实实,仿佛为土地盖上了厚厚的“绿被子”。

“去年种下的绿肥都长得挺好啊?”一下车,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四川特色经作创新团队果园绿肥岗位专家梁琴副研究员就与基地负责人余仲文熟络地聊起了绿肥生长情况。只见她拨开厚厚的草丛,捧出了一抔黑色的土壤向余仲文介绍道:“你看,土壤颜色偏深,质地疏松,说明有机质含量非常丰富。”

四川乐程信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柑橘基地建成于2019年,占地面积1200亩,种植有春见、砂糖橘等柑橘品种。2022年,在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的推广普及下,该基地尝试新技术,建设“绿肥+”有机(绿色)柑橘生产基地。

通过近年来的尝试,基地负责人余仲文也实实在在感受到绿肥带来的好处。“我们果园的杂草曾经长到1米多高,请人割一次杂草,1亩地就要花50至100元,而且茅草等恶性杂草很难除净。近几年,我们在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专家指导下,在柑橘树下种植光叶紫花苕、箭筈豌豆,有效抑制了杂草,节约了除草成本。”余仲文说。

“不仅如此,在绿肥的帮助下,土壤肥力提高,化肥使用量减少,水果的品质也有了明显提升。”余仲文告诉记者,基地产出的绿肥柑橘深受消费者喜爱,去年基地采收柑橘量约30万公斤,预计2025年柑橘产量将大幅提升。

开展绿肥种植试验助力“绿肥+”产业发展

四川烈风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业领域投资和农村土地开发应用的公司。该公司在西充县仁和镇、双凤镇、车龙乡3个乡(镇)、6个村(社区)流转土地2000余亩种植柑橘。该公司秉承生态、科学、高效的农业理念,在公司的柑橘种植基地大规模应用绿肥技术。不仅如此,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还在该公司的仁和镇柑橘种植基地开展了绿肥种植试验。

近日,记者在试验基地看到,一块去年栽种的柑橘产业园内,柑橘树苗茁壮成长,与其一起成长的还有光叶紫花苕、黑麦草、肥田萝卜等近10种绿肥品种。“每一种绿肥的生长特性不同,对果园的作用也有所区别。例如,肥田萝卜较普通萝卜,其根系较长,能有效缓解土壤板结问题,增加土壤疏松度、透气性;光叶紫花苕抑制杂草、固氮功能强大,在其花期翻进土壤,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所长漆燕把试验基地内的绿肥视若珍宝,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起来。“在柑橘幼苗地里种上多种绿肥,希望通过长期的试验了解其对柑橘生长的影响,为大规模推广绿肥提供更多技术支撑。”漆燕补充道。

据悉,2017年,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设立了18个综合试验站,其中便包括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这也是四川唯一的绿肥综合试验站。多年来,该试验站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绿肥新品种选育、主栽绿肥作物全程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等工作。截至目前,在西充、南部、阆中等地建立“绿肥+”有机(绿色)柑橘生产基地20余个,辐射推广面积20万余亩。南充的成功经验还助力带动广安、遂宁、广元等地“绿肥+”产业快速发展。

“绿肥不仅仅是肥,还有许多其它经济价值。如箭筈豌豆芽苗菜蛋白质含量丰富,口感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光叶紫花苕花期长,蜜腺发达,是蜜蜂的优质蜜源植物;黑麦草可以作为牧草。”漆燕说,未来还将加大绿肥经济价值探索,让南充更多的果园“恋上”绿肥,助力共建“无废城市”。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