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西充:托起群众“家门口”就业梦

发布日期:2025-04-28 08:56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电商培训现场(资料图)。

●李同周文/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为了让更多人端稳就业“饭碗”,近年来,西充县积极作为,以“搭建就业平台、强化技能培训、激活创业动能”为主线,逐步构建起“云端对接、技能赋能、创业引领”的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就业服务新路径。

在一系列举措的有力推动下,2024年西充县就业服务成绩斐然:城镇新增就业8188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完成率高达148.8%;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67%,较控制目标低0.73个百分点;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达13615人,达到目标任务113%。

A搭建平台线上线下助就业

“我就是通过扫西充‘就业智慧码’提交简历的,第二天就收到面试通知,很快就上岗了。”24岁的李蕊旭回忆,当时,她在纪信广场大屏幕上看到了“充小妹带岗”栏目。屏幕里,“充小妹”穿梭在四川律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详细介绍:“这个普工岗位月薪3000元起,包吃住,转正后购买社保……”如今,李蕊旭已成长为律奥汽车车间技术骨干,还带动3名同乡入职。

这正是西充县创新“融媒体+就业服务”模式,打造智慧西充码上就业、线上就业平台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西充县顺应数字化浪潮,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推出“充小妹带岗”“充小妹星推荐”等特色栏目,通过短视频在各大线上平台直观展示企业环境与岗位。“自去年4月以来,这些栏目累计开播21期,全平台浏览量超12万次。”西充县就业局局长杜红霖介绍,该县还不断优化升级“西充就业”微信公众号,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线“淘岗”。目前,该线上平台已吸引九天真空、太极制药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累计发布岗位数1050余个,登记求职人数达3000余人。

线上就业服务风生水起,线下就业服务同样如火如荼。西充县紧紧抓住春节前后的黄金时期,一方面举办“春风行动”大型现场招聘会,另一方面把招聘会开进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就业桥”。2024年,西充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举办招聘会30场,服务企业800余家次,提供岗位1.7万余个,促成3500余人就业。在2025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型招聘活动中,126家企业现场设摊,提供6000余个工作岗位,13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此外,针对城乡大龄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户、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西充县出台政策,合理开发保安、保洁等托底安置公益性岗位。2024年,全县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000余个,帮助1653名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2025年第一季度,通过安置公益性岗位,助力495人成功就业。

B技能培训让求职者“一技在手”

冯亚平曾是超市收银员,对互联网营销充满向往,参加西充县互联网营销师培训后,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沟通能力,成功入职抖音本地生活西充站并担任运营主管。在接手本地火锅店推广项目时,他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和创意短视频营销,让商家客流量增长50%以上。

近日,在义兴镇有机农业培训基地,60名学员正在学习智能温室管理。县就业局与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菌菇培育专班”,培训结束后直接将学员输送至企业,人均月薪达5500元。在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现场,不少学员跟着老师学习家政服务相关内容,一边听理论讲解,一边进行实操。接受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后,市民文大姐与县内一家政机构签约,月收入超4000元。

为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西充县就业部门以稳就业、保就业为出发点,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让群众既能学到实用技术,又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有效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与就业竞争力。“我们依据行业特征与技能特点,搭建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平台。通过培训,务工人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实现稳定就业。”杜红霖表示。

2024年,该县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农业技术员、电工、养老护理员等就业技能培训40个班次,培训2000余人,发放补贴180余万元。培训后就业率达85%,其中家政服务、电商销售等领域就业率超90%。2025年第一季度开展“充小妹训练营”,培训800余人次,涵盖保育员、育婴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工种,培训内容紧密贴合养老托幼、有机农业、电商直播等领域。为保障培训规范,县就业部门印发《就业培训安全管理办法》《就业培训监管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培训-考核-就业”闭环机制,培训合格人员直接推荐至合作企业,实现“培训即就业”。

C政策扶持带动重点人群就业创业

西充县城居民杨海在大学期间就对摄影充满热爱,参加互联网营销师培训后,他成立“出彩乐拍”校园拍摄工作室,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创意摄影作品,推出“新生入学纪念照”“社团风采大片”等特色套餐,并举办摄影比赛,迅速在校园市场打开局面。如今,工作室已成为本地校园摄影领域的知名品牌,年营收突破50万元。

在多扶工业园区,四川老庄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负责人赵华东凭借3万元创业补贴起步,将“二荆条”辣椒加工成豆瓣酱等12类产品,创立“充国红”品牌。如今,该企业的产品远销成渝地区,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成为西充农产品深加工的标杆企业。赵华东指着新建成的智能化车间介绍:“我们与西南大学合作研发的低糖豆瓣酱,即将进入盒马鲜生销售。”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返乡下乡创业,西充县通过“创业故事汇”等形式,宣传创业典型。同时,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大学生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破解创业资金瓶颈。据统计,2024年全县发放创业补贴13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85万元,吸引2800余人返乡创业,创办经济实体2000余个,年带动就业5万余人次。

如今,从广场屏幕到培训教室,从创业园区到田间地头,西充县正以创新实干书写就业答卷。接下来,西充将紧紧围绕县委“1545”发展思路,推动就业服务从“能就业”向“好就业”“就好业”跨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