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镇泥巴寺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
常丰农事服务中心育苗区内生机勃勃。
龙云寺村集体经济组织粮食种植基地,无人机参与管护。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2月27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蓬安县召开。当天上午,与会人员迎着十里春风,深入蓬安县的田间地头,实地参观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集体经济组织粮食种植基地、农事服务中心等各类现场。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评,真实而深刻地感受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南充方案。
A种什么地?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南充作为全省农业大市,下辖9县(市、区)均是产粮大县(市、区),更是“天府粮仓”的重要生产和供应基地。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市的进程中,如何落实耕地保护,在丘陵山区实现农业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变“农田”为“良田”,便是南充给出的第一个答案。
27日上午9点,与会人员乘车首先来到蓬安县罗家镇泥巴寺村。远远望去,连陇成片的农田格外醒目。挖掘机正挥舞“长臂”,往来穿梭在田间作业,一些原本需要爬坡上坎的“零碎坡地”,变成了如今笔直的机耕道和平整的大田块。
“罗家镇泥巴寺村辖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486亩,总体呈现出小、零、散的特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5年1月上旬,蓬安县在该村全面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596亩。”据建设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待该村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亩均粮食产量可提高100斤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分别提高19%和13%……将极大改善项目区的耕作条件,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和节水增粮能力。
“目前,这个项目已投入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50余台,组织施工人员100余名,项目预计今年4月份完工。”该负责人说。
作为四川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的县,蓬安县因地制宜,遵循“宜大则大、宜梯则梯、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的建设原则,分类抓好田(地)块整治,合理布局渠网路网,有效推进土壤改良,努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丘区示范。据介绍,蓬安县永久基本农田为65.12万亩,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4.69万亩,占该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近70%。
B谁来种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种粮
“谁来种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关键。针对此问题,蓬安县巨龙镇蹚出了一条种粮新路径。
离开罗家镇泥巴寺村,车队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前行约1小时,便来到了参观的第二站:巨龙镇龙云寺村。从高处远眺,前方成片的麦苗在阳光下亭亭玉立,好一片生机盎然的田间美景。
过去的龙云寺村是一个典型“留守”村,人口老化、土地撂荒、经济空壳,严重制约着村里发展。全村耕地面积2920亩,谁来种地成为了一大难题。近年来,该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由村“两委”领办成立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整合土地、人口等资源要素,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目前,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流转土地12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41%,年产粮油162万公斤。2024年,村集体经济组织纯收入突破30万元,固定资产达100余万元,村民户均增收800元。”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一成绩是如何实现的?面对与会人员的疑问,蓬安县巨龙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解答——该村一方面用好了扶持资金,将分散土地集中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实现了全域种植;另一方面依托巨龙镇成立的区域农机队,种植、农机、供销合作社,实现全村粮油生产从耕种、管理、收割到加工、销售全环节分工合作、联动发展;与大型企业签订购销协议,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获益。
对于龙云寺村今年如何依托农业谋发展,该村也早早制定了计划。“今年,我们还是要把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优势作为核心,重点要在提高粮食产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实现集体增实力、群众增收入。”龙云寺村分管该项工作的村干部说道。
C如何种地?打造农事服务“一条龙”
解决了种什么地、谁来种地,还需要解决如何种地。为此,蓬安县构建了一套全面而高效的农事服务“一条龙”体系,针对农村劳动力缺乏、生产成本较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弱等现实问题,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持续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过程专业化、服务效益共享化,在激发小农户生产积极性、延伸粮油链条、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离开巨龙镇龙云寺村,与会人员来到了参观的第三站:睦坝镇常丰农事服务中心。
“网友们大家好,今天将要推荐的是咱们蓬安县的特产吴馓子,吴馓子是司马相如故里的一道传统美食,有色泽红润、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无穷等特点,在今天的直播间我们带来的是最实惠的价格……”一走进常丰农事服务中心,便听到了热闹的“叫卖声”。在直播带货区,通过主播的精彩讲解和答疑,一时间,直播间的成交量快速上涨。
记者注意到,直播展示台前还堆满了琳琅满目的产品,如利溪米粉、姚麻花、曹氏豆干、樟茶鸭……多款“蓬安产”特产让广大网友心动不已。随着直播的火热进行,该直播间也冲上了所在直播平台粮油调味人气榜第4名。
在该农事服务中心的设备仓库区,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等一应俱全,这些大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开展现代化农事服务提供了支撑。
“我们拥有大型农机具130台套,年服务能力超过10万亩次。”负责该农事服务中心运营的常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公司成立以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该相关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目前,常丰农事服务中心已经集农资供销、工厂化育秧、农机服务、烘干仓储、大米加工、农产品销售于一体,能提供全过程社会化服务。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密切了各方利益联结,服务主体、种植业主、广大农户三方受益,真正实现了多赢、共赢。
当天,与会人员还来到了该农事服务中心育苗区等区域进行了参观。
“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种粮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发展农业,产业、人才、组织等都是建设和美乡村应该思考的方向。”“农事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蓬安县的社会化服务做得非常好。”实地参观结束后,与会人员对于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深度思考还在继续……
■相关新闻
全省高产竞赛 南充夺得殊荣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攻坚之年,也是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关键之年,夺取粮食丰收意义重大。
在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上,通报了2024年全省“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结果。
竞赛重点围绕建设县工作组织推动、规范管理、展示效果和资源整合,攻关团队技术先进性、适应性和作物产量水平,经营主体生产规模、管理水平和产量效益等方面开展比拼。根据竞赛流程及结果,省农业农村厅决定,对2024年重点任务完成较好、取得明显成效、竞赛成绩排名靠前的10个千亩高产县(市、区)、20个百亩超高产攻关团队和50个粮油规模经营主体予以通报,我市获得多项殊荣。
其中,南部县在“千亩高产竞赛排名靠前的县(市、区)”中榜上有名;南充市高坪区宏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嘉陵区安平镇林彬家庭农场、营山县丰祥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南部县东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阆中市万家民农家庭农场、西充县青狮镇金色田源家庭农场入选“规模经营主体高产竞赛成效明显的主体”。
■记者手记
建好用好现代化良田 奋力打造丘区样板
将任务细化到田、将农资计划到户、将技术培训到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着眼提单产稳面积增效益,早谋快动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自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以来,蓬安县始终把“全国试点”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中勇于先行先试,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这就是蓬安,一片希望的田野,处处弥漫着勃勃生机。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让与会人员有了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深层的思考。
在罗家镇泥巴寺村,只见机耕道延伸到田间地头、灌溉渠四通八达,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画卷映入眼帘,高标准农田的壮观景象让人震撼。
在巨龙镇龙云寺村,农民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这种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睦坝镇常丰农事服务中心,社会化服务模式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它整合了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农机服务、产品销售等多方面的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建好用好现代化良田,奋力打造“天府粮仓”丘区样板,这不仅是对土地的尊重,更承载着对农业未来的期许。
本版稿件由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伍罗文博谯灵敏/文梁洪源/图
仪陇县德懋农发集团育苗中心。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 嘉陵江畔的南充丘陵正上演农业革新大戏。以藏粮于地、...
电商培训现场(资料图)。 ●李同周文/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为了让更多人端稳就业饭碗,近年来,西充县积极作为,以搭建就业平台、强化...
位于顺庆区搬罾街道的渔耕源农场一隅。 近日,记者从顺庆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顺庆区聚焦都市农业,锦绣满园目标,以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为抓...
利用大型机械,工人们在蓬安中坝采收萝卜。 ●刘永红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文/图 嘉陵江畔,白萝卜缨子在春风中翻涌成绿浪。在蓬安县锦屏镇中...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