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农业特色优质发展行动:夯实农业根基 发展底气十足

发布日期:2024-11-15 08:52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一隅。

 

 

西充雅娴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忙碌。

 

 

工人在四川天马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内包装柑橘。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实习生杨洋阿西吾甲/文梁洪源/图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以来,我市紧密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农业特色优质发展行动”,着力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加速成势,不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夯实农业农村本底。日前,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跟随市委目标绩效办工作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涉农企业生产一线,实地探访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A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打造“天府粮仓”丘陵集中发展示范区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农业现代化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5月,蓬安县入选全国首批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成为全省唯一;同年9月,蓬安县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开工,目前成效显著。

冬日暖阳中,漫步在蓬安县河舒镇小板桥村的田间地头,昔日狭窄的田埂已蜕变为宽广的机械化耕作道路,零散分布的小块田地也汇聚成了连片的高标准农田,而曾经的小水沟则演变成了如今四通八达的灌溉网络,展现出一幅“田地规整成方、林木编织成网、道路相互连通、渠道紧密相接”的壮丽图景。

“自2023年11月起,我们小板桥村启动了3254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627万元。现已完成土地平整2183亩,配套田间道路16公里、渠道8公里、石河堰1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处。”蓬安县河舒镇副镇长龙昱璋告诉记者。

小板桥村的巨大变化是南充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推进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南充遵循“宜大则大、宜梯则梯、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的建设原则,分类抓好田(地)块整治,合理布局渠网路网,有效推进土壤改良。

截至目前,2023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480万亩,居全省前列。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每亩耕地粮食作物可增产10%至30%。加之生产成本更低,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地每年可实现增收300元以上。

高标准农田的打造,也为南充粮食生产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持续巩固国家优质商品粮供给基地建设,加速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丘陵集中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南充深挖农业科技潜力,聚焦于“技术、种子、机械”三大核心环节,践行“藏粮于技”战略。

南充正致力于构建“1+9+N”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行“大户购买、散户联购、小户租赁”等多种农机配置模式。数据显示,南充市已培育出29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7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28万亩左右,良种覆盖率超过98%,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87%。

B斩获多个全省第一

“一区两地三乡”建设不断深入

又是一年柑橘成熟的季节。近日,记者在位于西充县的四川天马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柑橘产业园看到,一株株柑橘树整齐划一排列在地里,工人们正在柑橘园里,忙着给柑橘套袋。

据了解,四川天马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柑橘种植及技术推广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成总面积达5000余亩、覆盖5个乡镇的有机柑橘示范基地,带动180余名当地农民就业。

四川天马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贤君告诉记者,公司推行“产、加、储、运、销”一体化发展,建成3000平方米标准气调保鲜库、1500平方米农产品包装储存冷链物流中心。“我们预计今年的柑橘产量将达到300万斤,预计产值2000万元以上。”程贤君说。

打造晚熟柑橘之乡是南充持续推进“一区两地三乡”(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区,国家优质商品粮供给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桑茶之乡、晚熟柑橘之乡、冬菜之乡)建设的重要内容。数据显示,南充目前已提档升级晚熟柑橘基地5万亩,晚熟柑橘产量达47万吨。

作为“一区两地三乡”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打造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方面,南充也是成绩斐然。

数据显示,南充的生猪出栏量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1852个、非猪畜禽规模养殖场467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特别是2023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69.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在全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我市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大力推进养殖场标准化和现代化改造提升,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部、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99个(部级7个、省级92个),年出栏2000头以上猪场全面实现自动供料供水和智能环境控制……

“一区两地三乡”建设不断深入,数据显示,今年1-9月,南充新认证有机产品10个、面积1万亩,目前有机产品总量达300个、面积24万亩。完成夏粮播面222.6万亩、产量65.8万吨,均居全省第一。小麦最高亩产达615.9公斤,创川东北地区历年新高。出栏生猪421万头。新增冬菜等川菜调味品原料种植基地0.35万亩、新(改)建专业蔬菜基地2.8万亩,全市蔬菜产量达404.4万吨。改造提升蚕桑基地1.5万亩、蚕茧产量达1.2万吨。

C全力推进精深加工

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

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农产品精深加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位于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的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里,入驻了十余家休闲食品企业,涵盖果汁、锅巴、麻花等产品。

西充雅娴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园区企业代表之一。在该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大米、小米、大豆等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加工后,化身为一袋袋包装精美、口味多样的休闲食品。

园区是企业、产业聚集发展的重要载体。据了解,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规划占地4500亩,一期2000亩已基本建成,二期924亩有机预调理食品产业园正稳步有序推进。今年园区新入驻企业9家,累计入驻达20家;新增规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0家,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总数达260家,预计年产值达274.6亿元。

除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外,顺庆区中央厨房食品加工园也是全市重点推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据了解,目前该园区已完成主体施工95%。今年以来,南充已成功争取到果蔬、粮食、肉制品等产业7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项目,预计可获得3926万元省级资金支持。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也为农业品牌打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西充“充国里”好充食有机农产品体验馆里,南充优质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据该体验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馆内入驻企业达到80余家,上架产品达200多个,产品分为粮油区、有机专区、畜禽区、水果类、加工区、酒饮专区等区域。

我市持续壮大“好充食+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今年1-9月全市新申报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特质农产品2个,新入选“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7个,新入驻“好充食”品牌企业26家,“好充食”累计实现销售1471.9万元、同比增长61.75%。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