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全市上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农业农村地区活力迸发

发布日期:2023-08-14 09:47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仪陇县双胜镇核桃湾村现代农业园区。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易立权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重要指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南充市委率领全市人民风雨兼程、披荆斩棘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当下,全市上下再接再厉、勇往直前,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广大农业农村地区活力迸发,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兴产业: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全省第一

时至八月,正是西充香桃大量上市的时节。在西充县充国香桃产业园古楼片区,杜宇寺村元斗桃园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茂密的桃林内,数十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香桃,再经筛选、称重、包装、装箱,运往全国各地……

“多亏了园区党委帮忙解决了用工难题!”桃园负责人高元斗介绍,今年,该桃园种植香桃180余亩,预计产量200吨,眼下正值香桃销售旺季,线上线下订单源源不断,供不应求,用工需求量大。园区党委得知后,积极帮忙联系工人,确保香桃采摘不误时节。

元斗桃园长期用工20余人,采摘季每天用工60多人,每年工资支出达70万元。高元斗还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种植技术,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先后帮助70余位种植户发展、壮大香桃产业。

近年来,西充按照“区域布局、连片建设、融合发展”思路,全力构建现代农业“6+3”产业体系,建成香桃产业基地10万亩,覆盖古楼、太平等4个乡镇61个村,带动6152户农户发展香桃产业,年产香桃8.4万吨,年产值达10亿元,香桃经济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总抓手和突破口,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坚持向质量要效益。相较于散、小、抗风险能力弱的传统发展模式,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我市农业新的增长极。

近日,营山县东升镇朝阳村现代农业融合产业园内,部分水稻已经成熟并开始收割。园区与周边10个村签署了14953亩土地流转协议,每年每亩土地支付农户租金约500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着力构建“5+4+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了一批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五良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全市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16个,优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到296.1万亩,园区数量和规模居全省第一;2022年,入园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

农业产业园区的兴起,撑起全市农业现代化的脊梁,全市农业生产实现高质高效发展。2022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总产值830.81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315.2亿元,增速4.8%,位居全省第一;一产增加值173.3亿元,增速4.8%,位居全省第一。

促增收: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达303亿元

我市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共同富裕的基础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抓发展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西充县双凤镇跳蹬河村,一座中式风格的农家乐——跳蹬河山庄傍山而建,登上二楼观景台,数百亩果园尽收眼底,绿油油的枝叶间,鲜红诱人的油桃若隐若现,游客、村民正在采摘桃子。

“很难想象,2014年以前,这些地里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双凤镇副镇长、该村党支部书记胡江介绍,曾经的跳蹬河村,全村无产业、增收无来源、发展无带动。

穷则思变。面对困境,村党支部大力整合资源发展集体经济。该村以支部为主导,集中土地统一规划产业,成立全县第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双凤跳蹬河村兴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全村286户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现金入股、集体资产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按照供种、供肥、供药、指导、销售“五统一”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

产业发展,村民受益。胡江说,曾经土地荒芜人气冷清的小山村,通过联动发展赏花、采果、游园等民宿经济,成功蹚出一条壮大集体经济、村民入股受益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0万元,村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6万元。

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以香桃产业为支柱,融合发展休闲观光业、现代服务业,并引进全川最大花卉出口创汇公司投资种植花卉约1300亩,配套种植浙江安吉白茶300亩、湖北巨无霸脆藕300亩、西充香桃脆李260亩等特色产业,构建起集田园观光、文化休闲、农业产业、农耕体验、科技体验等于一体的千坵桃源原乡休闲特色村,2022年,千坵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4.5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271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达303亿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提供了强劲动力。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全市广大农村地区遍地开花,实实在在促进了农村居民增收。去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2亿元,经营性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4.5%;村均收入26.21万元。

优环境:打造乡风文明的大美乡村

“以前道路不平,一到下雨天根本没法出门。现在沥青路修到家门口,出行十分方便。以前垃圾乱丢,现在家门口放置了分类垃圾桶,环境卫生相比之前有了极大改善。”蓬安县兴旺镇三青沟村村民邓国武说。

三青沟村村容村貌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蓬安县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该县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原则,实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同时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企业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促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该县还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的要求,采取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模式,结合乡村建筑特色、文化背景等,加强风貌整治,配套完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及各项公共服务设施。

不仅仅是蓬安,南充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五大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71%,99%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整治好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我市也在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南部县双峰乡寨山村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切入点,探索形成“法治有序、德治有效、自治有方”的“三治”乡村治理新模式。2022年9月,寨山村被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命名为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23年1月,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如今,走在寨山村平整洁净的乡村道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呈现在村道公路两旁民居、党群服务中心等的显眼位置。“现在村里民风淳朴,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高涨。”村民蒲忠刚高兴地说。

坚持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依托,以改善乡风文明为根本,南充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