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嘉陵吉安: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2-06-21 16:12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吉安镇红岩子村柑橘基地。

●罗荃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陆待君秦飞文/图

吉安镇,位于嘉陵区南端,由原吉安镇、华兴镇、双店乡合并设立,距嘉陵城区32公里,幅员面积78.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2万余人,是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四川省百镇建设示范镇。

2019年底,吉安9个贫困村、6113人实现全面脱贫,交出了一份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

为巩固脱贫成果,吉安通过“住房、交通、水利、电力、产业、就业”六大会战,让脱贫群众退出有保障、发展有后劲;通过“发展产业、扶持就业、正向激励”三大举措,让贫困群众致富有渠道、增收可持续。通过“提水平、保基本、解重困”三道防线,确保不返贫、不新增,走出了一条有温度、可持续的脱贫之路。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吉安勠力探索新路径、聚力实现新突破。

吉安镇党委书记杜鹏告诉记者:“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夯实基础强镇、提升产业兴镇、拓宽项目富镇’的总体思路,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基础,以党的建设为保证,立足本镇实际,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到2026年,初步将吉安从传统的农业乡镇建设成为‘产业重镇、经济强镇、宜居新镇’,将吉安建成‘南广边界特色经济走廊排头兵’,让乡村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六月的屈家堰村满山披绿,在10社的万亩柠檬核心基地,一株株柠檬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些柠檬实行订单种植,早已被商家订购。

在雷家沟村,满山的花椒树结出富裕果;五月脆李压弯枝头,蜿蜒的产业路环山而建,园区劳作的村民脸上写满幸福,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

吉安镇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聚力打造产业重镇、经济强镇。在红岩子等村建成9000亩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带,在杜家嘴等村建成2000亩木本油料示范带,在屈家堰等村建成1000亩柠檬产业示范带,与李渡、龙岭连片规模发展,形成以柑橘、柠檬为主导,生猪、山羊、小家禽、水产、藤椒、五月脆李、中药材、菌类、蚕桑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增强了乡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带动,有效解决了全镇“空壳村”问题。脱贫户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租金、入园务工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在红金堂村,刚刚整治的撂荒地,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红金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洪正与村干部们在现场研究复种。

曹洪告诉记者:“按照镇党委的要求,我们一手抓特色产业,一手抓粮油生产。今年,我们村通过整社推进、全域治理、保护生态、引进业主、连片发展的方式,将整治好的1000余亩撂荒地连片种植高粱,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助农增收。”

像曹洪这样年轻、有思想的干部,在吉安镇很普遍。

吉安实施“领头雁”和后备干部培养计划,从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中提拔重用干部17人,其中6人任党支部书记。各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均至少有2名35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的干部,打造了一支永不撤离的“驻村工作队”。

建强基层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而乡村要振兴,治理是关键。

吉安创新治理方法,推行“一卡、两点、三定、四重”“1234”工作法,实行村干部逢场天集中办公,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织密治理网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立贫困预警监测机制,有效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

吉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乔雄告诉记者:“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正提档升级现有12000亩产业园,打造32000亩高标准粮油示范基地,实施农业产业发展项目25000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产业兴镇,建成‘产业重镇’;我们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夯实基础强镇,建成‘经济强镇’;我们全力拓展项目富镇,努力建成‘宜居新镇’;我们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吉安力量。”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