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农旅融合焕新颜 乡村振兴绘新篇

发布日期:2025-10-14 08:43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建设中的营山双实研学基地。

九月二十二日,秋意渐浓,位于营山县东升镇玉帝村的世纪庄园内却是一派火热景象,工作人员有序地进行设备检修、环境整理,为迎接“双节”游客全力准备着。作为东升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点位,玉帝村正以其日新月异的面貌,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之美,这也是东升镇农旅融合发展的缩影。

东升镇党委书记陈杰介绍,2025年以来,在营山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升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振兴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升特色的振兴之路。

A美丽乡村绽新颜乡村旅游激活力

走进玉帝村,一栋栋别致的“小洋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宽阔整洁的村道连通每家每户,庭院花木扶疏,公交车直通县城,村民生活便捷幸福。村内不仅建有冰糖柚产业园、蔬菜基地,还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真正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行走其间,让人不由得感叹美丽乡村的魅力。

每逢周末节假日,位于玉帝村内的世纪庄园,以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点燃乡村激情。笔者在现场看到,世纪庄园内,既有可供儿童游玩的娱乐设施,也有可供游客露营的草坪。不远处,果蔬大棚内,游客也能根据时节进行采摘。“我们这里可以举行草坪婚礼,开展团队建设、研学旅行,还有星空露营、亲子体验,不同时节还可以进行果蔬采摘等活动,可以说不同季节、白天夜晚,游客都能进行相应的娱乐活动。”世纪庄园负责人介绍道。

“自从做起了乡村旅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近郊游的选择,还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贡献了力量。除了村民种植的果蔬、养殖的鸡鸭等农特产品,能够售卖给游客外,不少村民还能够在我们庄园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该负责人介绍道。

“我们改变了过去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调整发展思路,探索新路子。现在发展乡村旅游,既带动了经济发展,又实现农民增收。农旅结合不仅让业主获得了收益,还让近千名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东升镇党委副书记曹银春介绍道。

近年来,东升镇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建成以黄桷社区、朝阳村油菜花以及向日葵观赏的农旅观光线路,吸引游客上万人,实现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互促共赢。此外,东升镇因地制宜,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形成了一大批集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具有民俗特色的农家乐和庄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往游客络绎不绝。

B乡土文化赋新能“乡村+”融合显实效

东升镇朝阳村,村如其名,如朝阳东升,蓬勃发展。

走进朝阳村,几栋极具仿古特色的建筑尤为引人注目,它们矗立在绿水青山间,在阳光下更显耀眼——这里,便是营山双实研学基地。

营山双实研学基地距营山县城8公里,总投资2.5亿元,核心区占地700亩,是以进士文化为主题的集劳动实践、综合实践和研学旅行于一体的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营山县教体局实践研学办公室副主任张翼介绍,目前该基地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11月底完工并营运。“基地对标国家级基地(营地)建设,基地建成后可以同时满足2000人食宿,容纳2000人研学,带动并吸引周边县市进入基地研学,游客年接待量可达60万人次,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基地融合农教旅商四大行业,集合产学研用四大流程,开发育人才、聚人气、带产业、创产值四大功能,开启了教育融入经济拉动内需的先河,这是营山的创举。争取正式营运三年内,双实基地获得国家级劳动教育基地、研学营地,综合实践基地称号。”张翼介绍道。

和双实基地同样位于朝阳村的,还有省四星级现代粮油农业产业园。对此,东升镇结合“乡村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研学”的模式,将双实基地和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从2021年10月起,我们有序接收了教育部门错时安排的全县中小学适龄学生到基地进行生产劳动体验,近13万名学生已到基地参加了以“劳动铸铁魂,实践出真知”为主题的为期一天的实践活动,各界反响都很好。”朝阳村党支部书记魏建康说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今年以来,东升镇立足资源禀赋,优化布局,聚焦以粮油、畜禽、果品、蔬菜为主导产业,以油橄榄、黄花为优势的“四大两特”产业群,现有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粮食烘干点6处、烘干中心1处、大米加工点3处,有效提升产业机械化种植、加工和冷链流通能力。此外,该镇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户,上半年新增家庭农场5家、专业合作社4家,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和产出效率。

C巩固脱贫成果民生实事润民心

笔者在东升镇采访期间,无时不感受到业主发展产业的信心,村民幸福生活的富足……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东升镇党委、政府的努力,离不开脱贫成果的巩固拓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上半年,东升镇交出了脱贫成果巩固的亮眼成绩单。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东升镇持续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体系,上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4户18人,精准制定帮扶措施22条,全镇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34%,筑牢防返贫“堤坝”。落实春季“雨露计划”,发放154人次23.1万元,2025年开发防止返贫监测公益性岗位共57个,帮助200余名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同时,东升镇全面落实各类救助政策,发放农村低保救助资金326万元、特困人员各项补贴12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90万元、高龄补贴37万元。

在东升镇,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今年初确定的3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按时序进度正在加紧推进。为了弘扬乡风文明建设,我们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上半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6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生活舒适度,打造宜居东升。”曹银春介绍,今年以来,东升镇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推进天然气管道与户表改造工程,惠及4个行政村2000余名群众,同步安装路灯35盏,辖区群众出行便利度显著提升。

活力东升,步履不停。东升镇正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夯实脱贫成效。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东升镇正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绘就一幅“业兴、村美、民富”的崭新画卷,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罗琴文/图)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