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优美的凤仪湾湿地公园一隅。
●杨波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文/图
10月15日,嘉陵江凤仪湾段薄雾轻散,江面波光粼粼。位于高坪区江陵镇江陵坝村的生态司法修复基地内,三年前补种的垂柳随风摇曳,江面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勾勒出“恢复性司法”理念的生动实景。
在这里,巡回法庭的法槌声阵阵响起,一场场环境资源法治“公开课”轮番上演,让法治力量深度融入嘉陵江的生态保护脉络。
A生态破坏现场开庭绿水青山间彰显正义
2023年3月,在嘉陵江(凤仪湾)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内,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这是高坪区人民法院实行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后,开庭审理的首起环境资源案件,意义深远。高坪区人民法院具体负责环资工作的专委覃文玲,指着基地内的巡回审判点介绍道:“把法庭搬到生态破坏现场,让公平正义在绿水青山间彰显。”
庭审当天,河岸上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和养殖户。案件被告人孙某在市区购置电瓶、升压器等设备,自制电鱼工具。2021年8月26日15时许,携带这套工具前往高坪区江陵镇三房沟村3组(原六组)的擦耳河非法电鱼,刚捕获9条鱼便被民警当场抓获。
庭审中,法官清晰阐述非法捕捞对流域生态的危害,明确指出“电鱼不仅破坏鱼类种群,还会损伤水域生态链”。鉴于孙某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责任,有明显悔罪表现,法院最终依法判处其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当法官当庭宣判,并要求其参与后续增殖放流修复生态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B开展巡回审判5次追缴赔偿金12万余元
“以前总觉得电鱼是‘小事’,看完这场庭审才知道,这不仅缺德,更是犯罪。”江陵坝村村民王林至今对当时的场景印象深刻。这起案件只是在基地内5次巡回审判的一个缩影。每次巡回审判,法院都会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干部及群众到场旁听,形成“审一案、教育一片”的辐射效应。据统计,5次巡回审判累计吸引千余人次现场参与,真正将法治公开课开到了群众家门口。
在基地的复绿区,350余株垂柳、栾树沿嘉陵江岸整齐排列,每棵树上都挂着醒目的“修复责任牌”,详细标注着对应案件、修复责任人及管护期限。高坪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周小兵介绍:“这些树木都是环境案件当事人履行修复义务时栽种的。我们联合林业部门建立了‘种植—管护—验收’全流程监督机制,定期巡查、跟踪问效,确保补植树木成活率达100%。通过‘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型责任承担方式,已促成10余起环境案件的生态修复工作落实到位。”
作为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司法支点,嘉陵江(凤仪湾)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于2022年11月,由高坪、顺庆、嘉陵三区法院联合设立,如今已走过近三年历程。这个集审判、修复、宣传、调研于一体的综合司法平台,以扎实的行动交出了亮眼的生态保护答卷:开展巡回审判5次,完成补植复绿350余株、增殖放流4万余尾,推动30余名违法行为人及被告人主动缴纳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费用、植被恢复费用共计6万余元,助力追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2万余元,实现了司法惩戒与生态修复的深度融合。
C打破地域管辖壁垒共建生态保障体系
江面的生态变化,更印证着修复工作的成效。
在基地的增殖放流区,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准备今年的秋季放流工作。高坪区人民法院钟泽法官拿着最新的监测报告说:“三年来,我们联合顺庆、嘉陵两区人民法院及农业部门,累计投放鲤鱼、鲫鱼等适宜嘉陵江流域生长的鱼苗4万余尾。通过跟踪监测发现,如今嘉陵江三区江段内的鱼类种群数量较基地设立前增长了30%。”
2023年开展的专项调研显示,嘉陵江凤仪湾段水质已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消失多年的白鹭等鸟类种群也重新回到江边栖息,成为流域生态向好的“活指标”。
同时,三区法院早在基地设立之初便签署《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协议》,打破地域管辖壁垒,建立起案件线索共享、庭审资源共用、修复效果共督的联动机制。
“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是系统工程,上下游、左右岸唇齿相依,必须协同发力。”高坪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力中表示,通过6次联合环资调研,三区法院共同形成《嘉陵江中游生态保护司法建议》,推动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建立河道常态化保洁、水质动态监测等长效机制,实现了“司法办案+综合治理”的良性互动。
从巡回法庭的法槌声,到江岸的葱郁新绿,凤仪湾生态司法修复基地用实践,为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样本。秋日,江边的垂柳愈发挺拔,江水中的鱼儿肆意畅游,这是生态司法保护事业蓬勃生长的生机。
杨春兰花基地培育的兰花深受市场青睐。 南充鑫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 四川景谊食品有限公司冬菜畅销云贵川及江浙地区。 嘉陵区新...
2024年4月,马鞍镇金山村一片油菜花海。(资料图) 十月的仪陇乡村,刚送走粮食入仓的丰收喜悦,又迎来新一季的播种希望。10月17日,马鞍镇金山村30...
甘薯丰收现场称重测产。 10月28日,市农科院主办的西南甘薯丰产优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顺庆区渔溪镇甘薯示范基地举行。来自省内外多...
主播直播带货。衡欢摄 ●范铭李同周 连日来,西充县仁和镇米丹村的田野间,66岁的任廷志忙着清理灭虫灯。从传统老把式到管理800多亩有机农田的新农人...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