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东升镇玉帝村
今年以来,营山县集中资源力量加快补齐和美乡村建设短板,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和美乡村新样板,广袤乡村大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民富人和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村一品增收路子越走越宽
10月24日,走进营山县新店镇梓坝村,漫山遍野的柑橘园映入眼帘。
“5年前,梓坝村无立村产业,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新店镇分管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副镇长何蓉介绍,如今,村里不仅引进四川瑞和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晚熟柑橘园,还成立了金枝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四川瑞和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店镇有晚熟柑橘产业园6000余亩;金枝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晚熟柑橘产业园1000余亩。晚熟柑橘产业园,以“基地+旅游”模式,有效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还让村民不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务工挣钱。
距梓坝村不远的骆市镇圣水村则不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利用当地水资源优势,打造出了水上竹筏文旅项目,逐步壮大乡村旅游业,使圣水村从以前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网红村、幸福村。
营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营山县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举办农民丰收节、水果采摘节、花卉观赏节等活动,推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在东升镇朝阳村建设集劳动实践和综合实践于一体的“双实”研学基地,推动“农业+教育”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文化双融,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生活宜居乡村风貌越来越好
10月23日,漫步在东升镇玉帝村,干净的沥青路面、排列有序的小院,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玉帝村是营山县一个城郊村庄,是营山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村、新村综合体建设示范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区域、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
“2012年,我们村启动新农村建设。”玉帝村党支部书记陈大庆说,如今该村居民院落整齐划一,家家有庭院经济,通信实现全覆盖。路网和管网等设施,以及文化、娱乐、购物等社会功能日趋完善。
近年来,营山县常态化实施“村庄整洁行动”,按照“一村一策”原则,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截至2024年9月底,营山县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98万户,83个村完成村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改造提升,同时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和村庄清洁行动,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600余个。2023年,渌井镇兴云村、东升镇玉帝村、东升镇朝阳村、新店镇千坵村、黄渡镇兰武村5个村成功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
治理有效文明乡风越来越实
10月25日,走进营山县渌井镇兴云村村委会,“诚信守法星”“创业致富星”“家和邻睦星”“文明新风星”“卫生整洁星”“五星级文明户”光荣榜映入眼帘。
兴云村党支部书记秦新春介绍,该村推行移风易俗“红黑榜”管理办法,结合村情实际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并不定期对全村村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开展评议,实行积分管理。
走进兴云村的爱心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这些商品可用积分兑换。”村民王素清高兴地说,她给村里义务打扫卫生,还做一些其他义务劳动,已积攒了100多分,这次能换一壶食用油。
据了解,营山县将移风易俗作为“三级书记”抓党建的重要考核内容和全县基层治理年度重点工作,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实行移风易俗“积分制”管理。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积分评比活动共计150余次,兑换积分商品2万余件。今年来,共劝导节俭办婚丧宴席124起,停办乔迁宴、生日宴、升学宴等32起,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殡葬”等活动,发放《婚俗改革移风易俗倡议书》1万余份。
营山记者站邹刚/文杨汉国/图
仪陇县德懋农发集团育苗中心。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 嘉陵江畔的南充丘陵正上演农业革新大戏。以藏粮于地、...
电商培训现场(资料图)。 ●李同周文/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为了让更多人端稳就业饭碗,近年来,西充县积极作为,以搭建就业平台、强化...
位于顺庆区搬罾街道的渔耕源农场一隅。 近日,记者从顺庆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顺庆区聚焦都市农业,锦绣满园目标,以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为抓...
利用大型机械,工人们在蓬安中坝采收萝卜。 ●刘永红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文/图 嘉陵江畔,白萝卜缨子在春风中翻涌成绿浪。在蓬安县锦屏镇中...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