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村村貌。
●冯紫琳文/图
南部县万年镇子龙村积极探索“自治有方、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乡村美起来、产业兴起来、群众富起来的逆袭之路。
近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子龙村榜上有名,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1党建引领三治融合
子龙村位于南部县西北部,距县城33公里,有人口794户、2590人。
过去的子龙村,是一个典型的落后村,邻里关系不和、纠纷不断。“群众意见大,干部说话没人听。”子龙村党支部书记汪德坤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情景,无奈叹息。
如何改变村里落后面貌?强化党建引领,实现基层善治很重要。
近年来,万年镇以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为切入点,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坚持布局调优、班子调强、队伍调活三大举措,将子龙、双龙、大埝三村合一,成立新的子龙村,并增强新一届班子的执行力、战斗力,发挥村“两委”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党员示范引领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班子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汪德坤介绍,子龙村通过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成立红白理事会等,引导村民全面参与村级治理;每年开展法律进村组、进农家、进院落活动,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四好村为契机,开展美丽庭院户、党员示范户、文明创建户、好婆婆家庭、好媳妇家庭等典型选树,形成了家庭和谐、邻里团结、尊老爱幼、乡风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
通过“三治融合”,子龙村走上善治之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4A)先进村党组织。
2美化环境提升形象
西河、万年河绕村而流、穿村而过,蜿蜒的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行走在子龙村洁净的村道上,随处可见一栋栋白墙灰瓦的民居和欣欣向荣的田园。
“以前一些村民不爱干净,垃圾扔得到处都是,房前屋后污水横流,村子里乱糟糟的。现在道路平坦通畅,院落干净整洁,产业欣欣向荣,村民的幸福感明显增强。”说起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汪德坤十分欣慰。
为改善人居环境,子龙村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村庄整体形象和村民生活质量: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三边、三堆、七乱”大整治,实现路边、河边、房屋周边干净整洁,垃圾堆、粪土堆、柴禾堆彻底消除。如今,全村无垃圾乱扔乱倒、无污水乱泼乱排、无柴禾乱堆乱码、无墙面乱写乱画、无农机农具乱停乱放、无畜禽散养乱跑、无棚架乱搭乱建等现象。
“现在茶余饭后都喜欢出来到处转转,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看着心里就舒坦。”村民王仲明赞叹不已。
近年来,子龙村通过开展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建成了公共厕所3个、户用卫生厕所794个,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户户设置有分类垃圾回收桶,主要路口、村民聚居区等地设置垃圾分类回收亭,配备保洁员9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对村民聚居区等集中连片居住区域实行污水一体化处理,对分散居住的农户通过三格化粪池或沼气处理污水。
如今的子龙村,环境整洁、设施齐全,文化室、卫生室、党员活动中心、党群活动中心、民事代办点、体育活动广场、电商服务室、日间照料中心应有尽有,农户不出村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活服务。
“环境卫生极大改善,村风民风向善向好,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高涨。”汪德坤说,村里持续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生态环境,激发村民爱村护村、争先干事的热情。
3因地制宜产业富民
11月末,南部县的晚熟柑橘进入套袋育熟关键期。村民们说,子龙村随处可见的晚熟柑橘,就是他们的“致富果”。
如何让晚熟柑橘种得出、长得好,是关系群众增收的首要问题,也是子龙村晚熟柑橘产业园能否持续发挥效益、实现产业振兴的关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汪德坤深知,农村经济要发展,基层组织最关键。针对产业发展初期动力不足、技术不优等困难,该村推动成立了浙川洞头晚熟柑橘产业园区党支部,通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以资源共享为纽带,有效整合全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提升晚熟柑橘销量和市场竞争力。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和“宜农则农、宜园则园”的发展原则,子龙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结构,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高标准建成覆盖子龙村及周边7个行政村的产业示范路30公里,机耕道、农村便道20公里。实行技术标准、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监管“四个统一”,推动园区产业管护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子龙村通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农机服务、土地入股晚熟柑橘产业园等方式,探索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租赁型、服务创收型、产业发展型、生产经营型”五型集体经济模式。
2022年,子龙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万元,为村民分红12万元。
汪德坤表示,子龙村村民将继续用汗水浇灌脚下土地,播撒希望种子,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仪陇县德懋农发集团育苗中心。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 嘉陵江畔的南充丘陵正上演农业革新大戏。以藏粮于地、...
电商培训现场(资料图)。 ●李同周文/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为了让更多人端稳就业饭碗,近年来,西充县积极作为,以搭建就业平台、强化...
位于顺庆区搬罾街道的渔耕源农场一隅。 近日,记者从顺庆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顺庆区聚焦都市农业,锦绣满园目标,以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为抓...
利用大型机械,工人们在蓬安中坝采收萝卜。 ●刘永红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文/图 嘉陵江畔,白萝卜缨子在春风中翻涌成绿浪。在蓬安县锦屏镇中...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