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装满“粮袋子”拎好“菜篮子”

发布日期:2021-11-03 17:15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河西镇万亩蔬菜产业园。

 

 

余式楼房养猪场。

●李巧丽 文/图

农业是稳增长的压舱石。近年来,嘉陵区持续构建“3+3+N”现代农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在巩固壮大粮油、生猪、蔬菜“三大传统产业”方面持续发力,在加快培育柑橘(柠檬)、木本油料、新型桑业“三大特色产业”方面创新发展,并向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冷链物流等N个支撑产业拓展延伸,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推动多元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A发展生猪产业保障市场供应

走种养循环之路,建成柠檬基地3万亩、2个万头种猪场和26个规模养殖场,覆盖3个乡镇26个村

10月24日,笔者走进位于嘉陵区大通镇大沟头村的天兆猪业旗下的余式楼房养猪场。整栋养猪场共有7层,占地15亩,面积达3万平方米,实现了楼房养猪,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化流水线作业。透过养猪场的监控视频笔者看到,上千头生猪实行全封闭饲养、单层隔离,自动喂食、降温、消毒、清粪,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摄像头实现猪场管理自动化,让这些猪崽享受到宾馆式服务。

“楼房式猪舍可以把能繁母猪的利用效率尽可能提高,实现稳产保供。全封闭饲养、单层隔离、自动投喂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既降低了成本,又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天兆猪业余式楼房养猪场项目负责人介绍,养猪楼里安装了通风和除臭系统,配置了粪污处理设施和有机肥料厂,铺设了沼液输送管网,粪水通过无害化处理后,变成固态有机肥料,经管道输送至指定的农业产业园和合作社,既解决了污染难题,又降低了化肥的使用,促进了粪污的综合循环利用,形成“养殖-沼液-有机肥-种植”的绿色循环模式。

作为龙头企业,天兆猪业对嘉陵区养殖业的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嘉陵区以此为契机,将生猪产业与柠檬产业相结合,走出一条种养循环发展之路,打造了柠檬生猪种养循环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标准化柠檬基地3万亩、2个万头种猪场和26个规模养殖场,覆盖3个乡镇26个村。园区年出栏生猪8万头、种猪10万头、仔猪15万头,年产值在16亿元以上,并通过流转土地、进园务工、入股分红等模式,带动8.5万群众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嘉陵区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及标准化养殖。采取“银政企+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农户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的“四统一”模式,不断提升生猪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既实现了生猪稳定增产增效,又进一步巩固了嘉陵“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为推动嘉陵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B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丰产粮仓

推动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让贫地变良田

田地方块平整,一览无余,清澈的沟渠水被“护送”到田边,笔直的道路深入纵横交错的田地间……10月25日,笔者走进安福镇马鞍堰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只见水、电、路配套齐全,农民种地更省心省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嘉陵区着力打通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让贫地变良田,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持续提高,高标准农田成为名副其实的“丰产粮仓”。

种地的农民对此体会深切。以前的耕地都是小块的,且凌乱不平整,道路狭窄,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由于没有蓄水池,遇到干旱天,生产用水成了大难题。“以前地陡路窄,机械到不了地里,干活全靠人工,特别吃力。一遇到天旱,灌溉就成问题。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地也推平了,路也修宽了,机械能进到地里了,每亩地的收益大大提高了,我种地也有心力劲了。”马鞍堰村种植大户李自勇赞不绝口。

近年来,嘉陵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工程,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增产、提质、增效”目标,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实践探索。在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沟渠、生态道路,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农田。

C种植万亩蔬菜丰富市民“菜篮子”

农户通过种植蔬菜、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方式,一年四季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当下,正值蔬菜成长的黄金期。笔者走进嘉陵区河西镇万亩蔬菜产业园,只见各类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处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近年来,河西镇依托地处嘉陵江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目前,河西镇已建成蔬菜基地近万亩,常年轮番种植白菜、韩国萝卜、冬瓜、胡萝卜、菜心等10余种蔬菜,除满足南充本地市场需求外,大部分蔬菜销往重庆、成都、上海、西安等地。基地内1000余户农户通过种植蔬菜、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方式,一年四季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这几天正是蔬菜的疏苗期,基地的活儿多,我就赶紧过来干几天。”村民赵成忠边锄草边介绍,村民不仅自己种植蔬菜,闲暇时候还来基地打工,既有卖菜收入又有打工收入。

笔者在基地看到,村民金涛正蹲在蔬菜地里,熟练地采摘青菜,等待商贩前来收购。“种植蔬菜投入低,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一般2个月内就可以收获。”金涛家种植了20亩时令蔬菜,常年都有收成,满足了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实现了供需动态对接。

“蔬菜产业是我镇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河西镇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加快优质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成渝地区绿色农产品供给基地。

据了解,河西镇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区位优势,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优质蔬菜,并不断优化布局,持续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等运作模式,解决了农民种植蔬菜“销售难”“管理难”等后顾之忧,实现以销定产,带领广大农户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嘉陵区以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延伸产业链、形成利益链、建立服务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文化”“农业+工业”“农业+旅游”等新业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