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丰收节话丰收

发布日期:2021-09-23 09:12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贾家桥村辣椒红了,村民乐了。汪泽民摄

 

 

焰山村龙祥蚕桑种养农民专合社内,社员正在称量“黄金茧”。彭圣洲摄

 

 

河舒镇金龙岭社区群众在割稻穗。彭圣洲摄

 

 

河舒镇金龙岭社区群众在晒稻谷。彭圣洲摄

 

 

巨龙镇羊角嘴村连片水稻进入收获期。汪泽民摄

 

 

焰山村龙祥蚕桑种养农民专合社,社员采摘“黄金茧”。汪泽民摄

 

 

巨龙镇贾家桥村辣椒基地里,村民正在采摘辣椒。汪泽民摄

丰收节里话丰收。在蓬安县广袤农村,有说不完的丰收故事,道不尽的丰收喜悦。连日来,笔者走进田间地头,见证、分享广大农民收获耕耘的满足和幸福。

火红的辣椒火红的日子

金秋9月,蓬安县巨龙镇贾家桥村的辣椒基地里,火红的辣椒挂满了枝头,丰收的喜悦弥漫整个基地。

9月15日一大早,村民们背上背篓走进基地,采摘鲜椒,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老板来村里流转土地建起辣椒基地。我们在基地务工,一天有一百多元钱的收入。”村民陈碧芳捧着一大把辣椒笑着说,留守村里的大多是60岁左右的老人,如今在基地干活,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照顾家里,为子女减轻负担。

“红彤彤的辣椒,看着就喜人。我们基地每天能采摘1万多斤。”该基地负责人阳红光介绍,贾家桥村今年种植辣椒约1500亩,总产量在2000吨左右。

“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通过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过上火辣辣的好日子!”该村党支部书记石红文信心满满地说。

“黄金茧”致富茧

“我们主要发展‘黄金茧’。它与普通蚕茧比,蚕丝中叶黄素含量更高,而且绿色环保,可有效减少纺织业对环境的污染,备受市场青睐,收购价比白色蚕茧要高20%左右,效益十分可观。”9月15日,在蓬安县金甲乡焰山村龙祥蚕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业主潘艳君正和蚕农们一起采摘“黄金茧”。

2016年,潘艳君返乡创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农户手中流转了630亩土地建桑园,还建起近4000平方米的养蚕、种菌大棚,进行规模化养蚕,使蚕桑产业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今年我县放发蚕种3.5万多张,预计蚕茧总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蓬安有着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近年来,该县鼓励支持有发展蚕桑产业愿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业主、返乡农民工等,通过“企业订单+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蚕桑合作社通过开发和引进新品种,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收割水稻晾晒“幸福”

入秋以来,蓬安县的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田间地头遍地金黄,当地群众利用好天气抢收稻谷,人工、机器齐上阵,到处是喜人的丰收景象。

在睦坝镇武胜村,连片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正在“大显身手”:割稻、脱粒、扬场、装袋等采收环节很快就完成了。

在河舒镇金龙岭社区,受条件限制,收割机没法进入的部分稻田里,村民们正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割谷、递把、打谷、装谷,各司其职,干劲十足。收割完一批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在自家院坝里晒起了“幸福”。“手里有粮,心头不慌。”看着颗粒饱满的稻谷,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今年该县水稻播种面积24.51万亩,较去年增加3100亩,增长1.28%。目前,水稻已进入收割尾声。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