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义成易立权文/图
1月26日中午,营山县双流镇长岭村村委会办公室,气温只有2℃,四川名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蜀公司)负责人陈川,长岭村党支部书记黄书明和村里的生姜种植大户刘俊等人先后走进办公室。没过多久,家住村委会办公室旁的王延碧大姐给大家端来一碗当地的腌制生姜,“先尝尝,看味道跟其他地方是不是不一样。”
双流镇生姜种植历史悠久,随着市场回暖,双流镇党委政府有了复苏“双流生姜”、打造自己的生姜品牌以带领群众增收的想法。
追寻地道滋味原产地建加工厂
陈川先拿起桌上的牙签,将碗里呈琥珀色的腌制生姜挑起一块放进嘴里,“就是这个味道,只有在这方水土才能腌制得出来。”这也是陈川坚持一定要在长岭村建生姜加工厂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工基地就建在离长岭村村委会不远的半山腰上。2023年3月,基地动工开建,2023年12月,厂房建成。青山掩映的加工车间内,清洗、切片、腌制、杀菌、包装等生产线都已建好,冻库也达到投用标准,商标注册、化验报告等前期资质都已审批下来,“就等员工的培训完成,将外包装运回来,今年3月就可以投产了。”陈川说。
样品展示间里,腌制生姜系列、农家腌菜系列、生姜保健品系列等样品整齐陈列,陈川还专门展示了腌制生姜的专利外包装,里面自带一个气门阀,生姜腌制好后会抽真空,打开气门阀就能开盖食用,不用防腐剂也能长久保鲜。
陈川跟重庆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合作,不仅投建的名蜀公司引入了该企业的生产线,还跟其合作,利用该企业销售网络销售名蜀公司的生姜深加工产品。
产品供不应求生姜直接地里卖
刘俊也挑了一块腌制的生姜放进嘴里,“味道确实巴适,我们这是山区产的白口姜,其他地方的腌制生姜没得这个味道!”
今年40岁出头的刘俊原本在沿海务工,2020年回到家乡,开始种植生姜。“一来我们这里有种植生姜的传统,二来这几年生姜价格起来了,有市场。”
2023年,生姜丰收,刘俊一共卖出生姜25万余公斤,还窖了约2.5万公斤的生姜做种姜,“重庆的商贩直接到地里收购,销售额100多万元,付给周边群众的人工工资就达到36万元,带动了老百姓增收。”刘俊说。
在刘俊看来,双流生姜因为品种不一样,以及山区特殊的生长环境,姜黄素含量高,加之基本采用有机肥,生虫少,用药少,其品质更上一层楼。“2023年全镇种植生姜1800余亩,产量3000余吨,随着市场回暖,双流生姜目前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2024年,我们计划在长岭村种植一批反季节生姜进行试点,条件成熟后再推广。”双流镇副镇长李小斌说。
继续扩大规模助推乡村振兴
“现在市场行情好,我们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今年争取达到800至1000亩。”黄书明也用牙签挑起一块腌制生姜放进嘴里,缓缓说道。
双流镇长岭村种植生姜历史悠久,2023年生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还于2023年投建了一个储存量达300吨的冷库,现在已达到投用标准,“冷库分了区,一部分租赁给名蜀公司,一部分村里自己用,预计2024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黄书明说。
5月11日,在仪陇县双胜镇荣光村,机手驾驶着插秧机将秧苗插入田中。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唐甜文/图 5月10日一大早,在仪陇县双胜镇的仪陇县勇旗种...
村民忙着抢收油菜籽。 近日,在高坪区龙门街道谯家坟村田间,一阵微风吹过,刚刚栽种的秧苗左右摇摆;不远处的地里,村民李自胜和家人们正抓住好天...
5月8日,蓬安县睦坝镇的田园、村庄、远山相映成趣,美如画卷(如图)。 作为蓬安县重点建设的现代粮油产业基地,睦坝镇全域推行机械化生产、智慧化...
村民将捕捞的小龙虾进行装筐。 眼下正是小龙虾上市的时节。在西充县占山乡大楼村四川鱼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稻虾共作基地,380亩小龙虾迎来丰收,村...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