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沃野风景好 乡村美如画

发布日期:2025-09-03 10:59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远眺西充县莲池镇天兴桥村一隅。衡欢摄

●李璇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

立秋过后,南充乡村褪去燥热,仪陇县铜鼓乡洞磬沟村的葡萄园里,饱满葡萄串垂挂枝头,游客穿梭采摘的欢声笑语,成了南充推进乡村旅游的鲜活注脚。

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市农业农村局紧扣“农旅融合”核心,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品变商品”。

从“田园”到“公园”的蝶变焕新

“灰墙变彩绘,走路像逛公园。”西充县莲池镇天兴桥村村民王桂英笑着说。四川天兴桥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投入500余万元,用涂鸦艺术改造村居,农耕场景、乡土元素绘满墙面,2022年以来吸引游客1万余人次,带动300余人次就业。

公司还探索“农旅+文创+电商”模式:流转800亩土地建绿色粮油水果基地;打造农旅产业园,设计春播、夏管等研学课程,吸引艺术家驻村;旗下“老疯杨”团队(全网粉丝1000万)在多平台直播,2022年销售额6196万元,其中农产品2369万元。此外,村集体入股企业,2022年增收约18万元,实现多方共赢。

顺庆区搬罾街道小河坝村的渔耕源生态农场,则以“生态+科普”破题。这家由省级龙头企业运营的农场,距市中心20分钟车程,320亩园区内,四套鱼菜共生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种有10余种水果、20余种蔬菜,获2个绿色食品认证,自建线上销售平台。农场与省、市农科院合作,成立创新工作室,培育15名农业人才,开发科普课程,获评“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目前常年带动23名村民务工,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展望未来,南充将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例如,在高坪区阙家农旅融合片区,将依据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打造嘉陵江第一曲流生态观光、千年醉美橙乡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区。通过整合特色农业资源与自然风光,开发更多如橙园采摘体验、江畔露营等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独特的乡村魅力。

从“农品”到“礼品”的升级增值

“这瓶‘桑椹酒’包装上印着嘉陵江风光,既是饮品也是纪念品,我一下买了10瓶。”在顺庆区锦绣田园景区,来自成都的游客周女士对文创产品赞不绝口。

让“农品”变“礼品”,是市农业农村局推动乡村旅游增值的重要举措。“我们引导经营主体深入挖掘南充‘将帅故里’‘中国绸都’等文化元素,将优质农产品转化为文旅商品。”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张鹏告诉记者,2024年全市农特产品销售收入达27亿元,其中文创产品占比超三成。

仪陇县在这方面的探索也是成效显著。2024年,该县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契机,举办首届“乡村振兴·寻味德乡”农产品博览会,张飞牛肉、仪陇酱瓜等200余种农特产品包装融入文化元素,3天吸引3万余人次,线上线下销售额近5000万元。“我们邀请设计师为产品包装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比如‘四渡赤水’主题的豆瓣酱礼盒,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仪陇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华说。

营山县东升镇“双实”研学基地创新推出“农旅+教育”模式。作为“省级研学旅行创建单位”,基地让学生在体验插秧、磨豆浆等农事活动的同时,还能将亲手制作的豆瓣酱、菜籽油等带回家。

未来,南充将进一步挖掘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商品。如顺庆区计划推出以共兴镇蛴蟆节、双桥镇龙舟节等非遗民俗为主题的农产品礼盒,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农产品相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

从“安全底线”到“体验升级”的服务保障

“随着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保障安全与优化服务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任务。”在蓬安县的周子古镇,古镇管理负责人正组织工作人员对古街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作为当地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周子古镇不仅注重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还在2024年增设了多处游客休息区,并对公共厕所进行了升级改造,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游览环境。

安全是乡村旅游的生命线。据了解,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累计开展休闲农业安全隐患排查12次,覆盖所有休闲农庄、农业主题公园和非星级农家乐,整改隐患300余处。“我们重点检查食品卫生、消防设施和游乐设备,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农产品进行抽检,让游客玩得安心。”张鹏说。

服务升级不仅仅体现在安全方面。为提升游客体验,全市2024年开展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培训10万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礼仪服务、线上营销等。蓬安县油房沟社区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组织农家乐经营者参加抖音平台短视频培训,如今村民们熟练运用短视频展示“百牛渡江”奇观,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500万次。“去年通过线上引流,游客量比前年翻了一番。”社区居民王大姐笑着说。

根据规划,南充将继续加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南充市印象嘉陵江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2—2026)》提出,要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完善游客咨询、导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级游客咨询服务体系,完善停车场配套服务,建设水上综合服务区等。通过这些举措,全方位提升游客在乡村旅游中的体验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全会精神,重点打造西充有机乡村慢生活公园、仪陇客家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力争2030年休闲农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靖表示,南充乡村旅游正从“点状出彩”迈向“全域芬芳”,为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农旅动能”。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