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赛金镇雷家坝村新貌。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冯方雄
秋高气爽,奋进当时。10月29日,记者在南部县伏虎镇蚕子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挥舞长臂,推土机、运输车来回穿梭,现场忙碌而有序,该项目正是南部县开展全省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建设项目之一。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统领,努力让农民群众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作为全省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标准试点县,南部也将为全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有益探索、充当先行示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重点部署,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南充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建立“1+20”乡村建设行动政策体系,以务实举措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促进农业更加高质高效、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宜居乡村生活更舒适
10月19日傍晚。在顺庆区搬罾至芦溪产业环线上,市民李斌驾车行驶在这条刚建成的产业路上,道路平坦宽阔,路旁绿油油的农田与村庄、公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因为工作需要,李斌每天都要往返于顺庆城区与芦溪镇之间,过去的老路不仅颠簸难行,而且货运车辆比较多。“现在驾驶体验更加安全、舒适,并且车程还缩短了15分钟。”出行的便利,让李斌的心情显得格外舒畅。
在仪陇县赛金镇潮水坝村文化广场上,众多村民吃完晚饭后照常聚集于此,跳跳广场舞、拉拉家常,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为了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前些年,村里建成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改建了村文化室和图书室,并配套党员群众远程教育系统、科技服务平台。“闲暇时候大家可以到广场唱唱歌跳跳舞,又或者去图书室看看书,既锻炼身体、愉悦心情还能增长见识。”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村民们的幸福感倍增。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今年6月和9月,南充市、县两级分别完成《乡村建设中期建设任务清单和2023年度建设任务清单》,20个行业牵头单位分别出台了《乡村建设专项工作方案》,“1+20”的政策体系成为南充推动实施乡村建设的“行动指南”。
“我们将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着力把‘宜居’嵌入乡村,让公共服务发展更加均衡。”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严格按照《南充市2023—2025年乡村建设行动责任清单》以及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20个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农村路、网、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不断延伸公共服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宜业乡村产业更兴旺
金秋时节,走进西充县常林镇锦屏山村“中国有机鱼米之乡”项目基地,一块块稻田洋溢着金黄,饱满的稻穗迎风摇摆,田周水渠内,一尾尾鲜活的鱼儿不时冒出头来,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田坎边,业主罗浩挽着裤脚,正在给稻田放水、观察水稻长势。“今年日照充足,雨水也适宜,一定有个好收成!”罗浩憧憬着丰收的好光景。
据了解,西充县“中国有机鱼米之乡”项目按照“一基地、两核心、三中心”总体规划,整合相关涉农项目,建设规范化稻渔有机综合种养基地2.4万亩,涵盖占山乡、常林镇、莲池镇等6个乡镇33个村(社区),实现“一地双业、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
“我们坚持把60%以上的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上,聚焦有机农业、蚕桑、晚熟柑桔、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以绿色生态为主线,以优质高产为核心,加快推动农村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着力把‘宜业’植入乡村。”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我市持续推广“五方联动”建园模式,持续推动“五良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围绕“5+ 4”主导特色产业,坚持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响品牌,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大力推进“1+8”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布局预制菜产业发展,全力推进优质农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建设,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已累计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1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12家,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5%、产值超700亿元。
和美乡村生活更美好
“过去的厕所,是‘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如今厕所升级,既干净又卫生。”让南部县八尔湖镇纯阳山村众多农家乐老板想不到的是,“方便”问题解决了,村里的好风景也引来不少游客,环境的改善,让他们吃上了“旅游饭”。
据南部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部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规划要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县农村公共厕所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92%以上。今年4月,南部县被省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全省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标准试点县之一。“我们将着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备度、公共服务的便利度、人居环境的舒适度,推动更多乡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努力让农民群众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该负责人说。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二字内涵非常丰富。”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和美,就是要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达到“形魂俱美”。为此,我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长江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定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出台了全省第一部针对乡村污水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南充市乡村污水处理条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污水、厕所、垃圾“三大革命”;深入推广农业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农业绿色发展。
乡村蝶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今的南充,镇镇有亮点,村村有特色,季季有风景……一幅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和美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仪陇县德懋农发集团育苗中心。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 嘉陵江畔的南充丘陵正上演农业革新大戏。以藏粮于地、...
电商培训现场(资料图)。 ●李同周文/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为了让更多人端稳就业饭碗,近年来,西充县积极作为,以搭建就业平台、强化...
位于顺庆区搬罾街道的渔耕源农场一隅。 近日,记者从顺庆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顺庆区聚焦都市农业,锦绣满园目标,以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为抓...
利用大型机械,工人们在蓬安中坝采收萝卜。 ●刘永红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文/图 嘉陵江畔,白萝卜缨子在春风中翻涌成绿浪。在蓬安县锦屏镇中...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