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全力保灌 全市农业生产“不渴”

发布日期:2023-05-09 08:47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升钟水库向灌区送水,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升钟建管局杨黎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春华

5月,又一年火红时节已经到来,农业生产“双抢”开始。

5日清晨6时,升钟水库右总干渠闸门缓缓开启,清澈的水流奔涌而出,带着希望流向远方。出口流量高达14立方米/秒,标志着升钟水库“加大火力”送水保灌。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深丘向山区过渡地带,部分地区山高坡陡,保障用水是农业生产重要工作之一。全市各地积极开展保灌工作,确保农业生产“不口渴”。

蓄水保灌各地积极备水战“双抢”

今年“五一”期间,蓬安县周口街道牛毛漩村一片“热火朝天”的农业生产场景。在村里组织下,村民们正在给水田抽水,准备插秧。

经过连续几天的忙碌,高坡上的水田已经灌满水,万事俱备。

牛毛漩村地势陡峭,大部分田地位于坡地上,农业生产用水主要通过提灌保障。今年,由于村里的提灌站已经建好,加之部分偏远零散居住的村民也在村里帮助下及早备好了抽水设备,村里的几百亩水田和3000多亩耕地将不再遭受缺水威胁。

5月“双抢”季,一面是抢收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一面是抢种水稻、玉米、红薯等大春和夏季作物。

据了解,我市大春插秧高峰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为确保插秧顺利进行,各级及早开展“备水”工作。

“全市备战农业生产抓早抓好,特别是在保障大春灌溉方面,各地及早派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田间蓄水和翻耕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全市冬闲田插秧已过半,两季田也即将开始大面积插秧。

记者同时从市水务局了解到,去冬以来,全市各地大力开展病险水库、山坪塘、水渠维护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为蓄水保灌奠定坚实基础。

升钟水库计划输水1.74亿立方米

升钟水库是西南地区最大人工湖,最大库容13.39亿立方米,控灌区域涵盖我市及广元、广安、遂宁四市的九县(市、区)。

今年,为确保灌区农业用水,从4月20日起,升钟水库左分干渠开闸,持续向灌区输送水。截至5月4日,升钟水库已累计放水1000余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灌区缺水状况,为水稻插秧做好准备。

据气象预测,今年初夏我市大部分区域较往年降雨偏少。夏季仍有连续高温少雨的可能,保灌成为影响全市生产的重要工作。

记者从南充升钟建管局了解到,按计划,升钟水库5月5日开启右总干渠闸门,进一步加大放水量。“通过按计划持续供水,可确保灌区农业用水供应充足。”升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升钟水库水量约为7亿方,较常年有所减少,但确保灌区用水没有问题,“计划今年总共向灌区送水1.74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约0.972亿立方米。”

渠系是升钟灌区的血脉,通过大大小小的渠系,升钟水流淌向灌区每一寸土地。为确保渠系输水安全,早在去年11月,南充升钟建管局就召开了集中开展冬春维修养护活动部署动员会议,及早开展渠系维修养护工作。

据统计,整个升钟水库灌区共有大大小小的输水渠系5800多公里。一期工程干渠173公里,跨县支渠193公里,其中南充仅干渠就有53公里。

升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渠系维修养护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随时可以‘冲锋上阵’。”

农机部门

检修提灌设备5000余台(套)

记者从市农机管理部门了解到,为全力保障好今年农业生产,从去年年底开始,全市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就及早开展提灌设施设备故障排查维修工作。

据了解,各地抓实机电提灌运行调查,对全市2800余座机电提灌站运行情况全面检查,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台账。同时,对便携式排灌机具情况进行摸排,注重发挥便携式排灌机具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优势,以满足丘陵山区不同扬程灌区用水,缓解农业需水矛盾。

“在全面摸排情况基础上,我们派出技术人员主要对辖区内提灌站和移动式提灌设备组织开展排查检修和机械调试,保障良性运行,为春耕春灌提供可靠保障。”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4月底,组织技术人员共检修提灌站提灌设备5000余台(套),“目前,该项工作基本完成。通过前期排查,消除问题,确保在农业生产中万无一失。”

检查维护是“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本”。2022年,全市共整合涉农资金2556万元,新建改造提灌站103座,新增移动式灌溉设备1300余台,新增提水保灌面积4.1万亩,常年提水保灌面积达140万亩次。

此外,全市共申报582个新建改造提灌站纳入2023年省级提灌站建设项目库,从而进一步提升各地提灌能力,有效解决广大地区农业生产“用水难”。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