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柚光和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
●杨波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谯灵敏文/图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南充吸引了越来越多有闯劲、有想法的年轻人返乡发展农业产业。10月9日,记者获悉,来自高坪区擦耳镇的“90后新农人”陆柚光就是其中一员。
返乡创业瞄准“海虾淡养”
“随着虾类养殖技术逐渐成熟,我养的南美白对虾今年7月底上市。”记者见到“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陆柚光时,他正在位于高坪区擦耳镇双叉河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和村民打捞虾。
据了解,陆柚光养殖南美白对虾面积达100亩,每年售虾5万多公斤,产值可达400余万元,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年收入2万元左右。他对记者说,基地今年已销售4万公斤虾,收入近300万元。
2014年,机械专业毕业的陆柚光到广东打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南美白对虾可以淡水养殖,2015年,陆柚光怀揣着理想回到了家乡南充。
陆柚光通过咨询农业水产养殖专家得知,南充市场上的新鲜南美白对虾很少,每年需求量非常大,1公斤价格高达140多元。此外,由于本地养殖技术不成熟,无人养殖这种虾。
“当时我也算是一种尝试,年轻人很多东西都是要尝试,才有机会致富。”陆柚光说,2016年自己在村上流转了100亩土地,挖了13个养虾塘,开始研究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初期,镇村周边的居民都不看好陆柚光养殖南美白对虾。“那时不少村民给我说‘海虾淡养’是不可能的,觉得我是闲得慌,把打工存的钱挥霍完了就停了。”
由于陆柚光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养殖南美白对虾初期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不仅把打工存的20多万元存款亏完了,还在银行欠下了60多万元的贷款。
不畏艰难带动乡亲致富
陆柚光回忆起自己创业的点点滴滴,他只用了“有些辛苦”来总结。在2016年到2019年,每年支出30多万元,收入则不到10万元。“可能是当时的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这个搞起来。”那几年来,陆柚光一边养殖一边学习。
由于陆柚光是机械专业毕业,对养殖专业知识一窍不通,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水压、水质和含盐量等要素都是关键,过高过低虾都无法生存,这些含量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数据。”陆柚光感慨,那时自己一边请教专家,一边在基地做试验。每个月用于试验死掉的虾苗多达250多公斤,陆柚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2020年,陆柚光经过几百次的试验,终于解决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水压、水质和含盐量等问题,通过10天淡化处理后,虾苗存活率高达90%,每亩产量可达500公斤左右。同年秋季,陆柚光13个虾塘就收获了5万公斤优质的南美白对虾。这批虾在南充一上市,供不应求。一年下来,收入达400余万元,陆柚光一下就还清了60多万元的贷款。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陆柚光这样说。这些年来,他把养虾技术教给身边的农户,让更多青年返乡创业,默默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目前,他已带动当地10余名青年加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来,年收入均达100万元以上。
仪陇县德懋农发集团育苗中心。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 嘉陵江畔的南充丘陵正上演农业革新大戏。以藏粮于地、...
电商培训现场(资料图)。 ●李同周文/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为了让更多人端稳就业饭碗,近年来,西充县积极作为,以搭建就业平台、强化...
位于顺庆区搬罾街道的渔耕源农场一隅。 近日,记者从顺庆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顺庆区聚焦都市农业,锦绣满园目标,以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为抓...
利用大型机械,工人们在蓬安中坝采收萝卜。 ●刘永红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文/图 嘉陵江畔,白萝卜缨子在春风中翻涌成绿浪。在蓬安县锦屏镇中...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