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房内满地黄金茧。
蚕农采摘黄金茧。
眼下,嘉陵区的蚕农迎来了春茧大丰收。近日,笔者走进嘉陵区大通镇麻感坝村的蚕桑养殖基地,只见蚕房内满地金黄,一张张网上结满了黄金茧。蚕农们正熟练地把蚕茧采摘下来,不一会儿就堆满了箩筐。一筐筐蚕茧映衬着蚕农们的笑脸。
“今年我们村准备养6季黄金茧。第一季养了130张,每张能产45公斤以上,总共可以收获5800多公斤,能卖20多万元。”麻感坝村党支部副书记任春燕介绍。
在规模化、标准化蚕桑产业的支持下,该村的集体经济得到了不断壮大,百姓也实现增收致富。“我们村的蚕桑基地有1000余亩,每年养蚕近800张,可创收120余万元,全村600余户村民参与分红。村里还有100余户农户在基地务工养蚕,每年能挣1万元到2万元不等。”任春燕告诉笔者,该村采用“公司+联合社+农户”的模式,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为他们提供了蚕桑基地、蚕房、蚕种以及养蚕和管护技术等,公司实行保底价收购。
“目前全区优质桑园面积达6.5万亩,其中蚕桑产业面积2.5万亩。2020年以来,嘉陵区对蚕桑产业进行技术改良,引进产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新蚕种——黄金茧,并在李渡、吉安、大通等地进行推广养殖。”嘉陵区蚕桑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蚕桑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优势,并且能够充分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是嘉陵区的传统特色产业。
近年来,嘉陵区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立足现有优势资源和良好产业基础,将发展蚕桑产业与助推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引导农户种桑养蚕,助力群众稳定增收。(钟希平郭林娜文/图)
杨兰玲(前)带领老人们在地里摘茄子。 ●李同周文/图 7月22日清晨,西充县太平镇敬老院的后坡菜园,生机扑面。72岁的李婆婆踮脚摘下紫亮的长茄,7...
村民正在采摘李子。汪泽民摄 盛夏时节,蓬安县福德镇北斗坪村的李子迎来丰收季。7月15日,笔者走进北斗坪村李子园,只见绿浪翻滚,嫣红饱满的李子压...
梁小平正将油蟠桃装箱。 梁小平 返乡种桃20余年。他创办的小平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农场,个人获南充市返乡下乡创业明星等称号。 ●贾新玥文/图 近段...
开始蓄水的红花沟水库。 7月10日,仪陇县水务局协同永光镇政府、相关单位,邀请行业专家,对红花沟水库开展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工作。经过严格评审,红...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