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视频截图。
5月9日晚,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特别栏目以《奋斗者正青春———乡村新青年》为题,对高坪区长乐镇的乡村新青年马君进行了报道。
该期节目用了3分多钟时间,在向全国观众介绍了一名以巧手编织出幸福生活的青年竹编师的同时,更全面展现了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坪竹编的魅力。“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全国优秀农民工’马君用十年的努力拼搏,不仅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全能’的竹编师,还带动农村的残疾人学手艺增收入。本期的《乡村新青年》我们一起去听听她的故事。”伴随着央视主持人的介绍,镜头来到了高坪区长乐镇的一个竹编坊。
首先映入全国观众眼帘的是一系列精美的竹编工艺品,竹编灯笼、竹编饰品、竹编画像等,尤其是竹编画《兰亭序》,笔走龙蛇的文字,惟妙惟肖。“我所有的作品中,竹编画《兰亭序》获得了中国民间竹艺技能大赛金奖,这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马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长乐镇有着“竹乡”的美誉,当地竹编工艺属于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谈到与竹编结缘的往事,马君告诉记者,这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小时候,马君的母亲一人撑起了整个家庭,为了帮助母亲减轻负担,2011年,25岁的马君开始学习竹编,想着卖些竹编产品补贴家用。
在老师教导下,马君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基本掌握了去青、划篾、剥篾等三十多道工序,加上勤奋细致,十年间逐渐磨练成为一名“全能”的竹编师,不仅能编织灯笼、竹篮等十多种生活用具,而且能熟练地编织装饰品、书法、山水画等各种竹编工艺品。她编织的《五牛图》《兰亭序》等作品,所用篾条细如发丝,手法精湛,在国省各级展览中斩获众多奖项。
除了技艺过硬,成长起来的马君还是一位好老师。她编制教学课程,帮助竹编坊学员更好更快掌握编织要领。2021年1月,马君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对于未来的目标,她早已规划好。“我们的竹编课程要更系统化、精细化,让更多村民学习好竹编技艺,通过灵活就业、居家就业的方式,增加村民的收入,为乡村振兴助力。”马君说。(侯鹏程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方雄)
4月27日,游客在蓬安县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观赏百牛渡江景观。刘永红摄 五一假期到来之际,4月27日上午,南充市2025年嘉陵江放牛季活动在蓬安县相如街...
眼下正值晚熟柑橘收获季。在阆中市天宫镇天宫院村柑橘产业园,150余亩青见进入收获期,并首次出口俄罗斯。 近日,笔者走进天宫镇天宫院村的柑橘产业...
水稻育秧生产线。 眼下,正是水稻育秧关键期,西充县将机械化延伸到育秧环节,助力大春生产提质增效,为今年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日前,笔者来...
游客采摘新鲜的樱桃。 4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嘉陵区曲水镇胜兴村的百果园,成片的樱桃树郁郁葱葱,红艳艳的果实如珍珠般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晶莹透亮...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