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丁弋文/图
“我得先把10亩地种出效益,弄清了方法才能因地制宜扩种50亩、100亩,继而把我的种植经验传授给村民,带动大家增收致富。”屈恒荣说。
今年37岁的屈恒荣是高坪区龙门街道三汇口村村民。在北京务工多年的他每次回家,看到大片撂荒地杂草丛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三汇口村的撂荒地重现生机。
2019年12月,热爱种植业的屈恒荣从北京返乡,复耕撂荒地,做起多品种混种“试验田”。屈恒荣相信,在他的努力下,“试验田”一定能变成“高产田”。
屈恒荣四处学习种植知识,白天虚心向农科所、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请教,晚上在家自学,同时积极参加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相关培训。但复耕之路困难重重,从开垦荒地时机耕条件受限,再到资金周转困难,他经历了不少考验。
8月25日,笔者来到位于屈恒荣的试验田,各式各样的作物让人目不暇接,每块都精心标上编号、产品名称以及种植时间。屈恒荣正身背除草机冒雨在黄精地里除草(如图)。
“撂荒地的杂草生命力特别顽强,生长速度极快。我万万没想到,最大的阻力竟然是除草。”杂草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随之也带来了高昂的生产成本。为了解决杂草问题,屈恒荣每月定期请专业技术人员用除草机除草,并以每天80元的价格请了近20名村民长期在基地除草。
2020年3月,屈恒荣开垦了40亩撂荒地种植黄精、白芨等药材,今年又相继开垦了80亩种植红薯、南瓜、玉米、芝麻等作物。
一年多时间以来,屈恒荣不断实践探索,掌握种植技术和作物生长规律。他很快就了解到,当地土质不宜种植黄精,而红薯的产量最大。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基地去年产值达到了30万元,当地近20名村民通过土地租金和务工的方式,人均年增收达7000元。
“为了提高村民的收入,哪一种产量高、效益好,我就在下一年给村民推荐。”屈恒荣说,他打算再复耕200亩荒地,种植一些目前效益较好的作物和药材。同时,继续探索、筛选出适合本村种植的优良品种,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拓宽路子。
远眺佛手中药材种植园。 6月24日,笔者在阆中市文成镇玉皇观村看到,该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与佛手中药材种植园,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并延伸产业链发...
6月25日,笔者走进位于蓬安县河舒镇柳滩社区蔬菜种植基地的西红柿大棚,看到工人们穿梭于植株间,进行采摘、分拣、装箱工作(如图)。 今年西红柿长...
工人正在对有机蔬菜进行管护。 ●廖桂华文/图 近日,笔者走进西充县有机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基地,眼前一个个现代化有机蔬菜大棚整齐排列,...
杨洲在果园直播。夏雨婷摄 近日,南部县楠木镇花冠庙村的300多亩脆红李迎来盛果期,累累果实压弯枝头。丰收背后,藏着驻村工作队与村民们共同书写的...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