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下的嘉陵区双桂镇三龙场村茶桑产业园。樊俊摄
乡村名片
嘉陵区双桂镇三龙场村
该村距双桂镇6公里,距嘉陵城区10余公里,西河在这里蜿蜒流淌,3000亩桑园在这里蔚然成林。该村在建设和谐新家园、构建文明新农村的道路上大步迈进,通过抓牢抓实茶桑产业发展,努力打造省级农业园区,实现了农民经济收入以茶桑产业为主,一幅“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樊俊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 记者 杜杰
入伏,蝉鸣,双桂镇三龙场村又是一天晴热。8月3日一大早,58岁的卢宗宏又去猪舍里,冲圈添食,怕猪儿们热着,他把大风扇风力调到最大,这才放心地往茶桑种植基地赶去。
不到8时的太阳已经开始耀眼,老卢加快脚步走向基地。远山连绵起伏,生产便道连通桑园和公路,暑热中,不少挂着背篓的村民带着割草机等工具向茶桑种植基地走去。
“今天天热,我们大家使点劲,把这几亩草割了就收活路……”在老卢的指导下,村民们一大早就干劲十足,茶桑种植基地里,伴随着割草机的“隆隆”声,青草味扑面而来。
恍惚中,老卢想起曾经在湖南一家家具厂讨生活的日子,那是一段漂泊异乡、不见家人的经历,当时机器切割板材和如今割草机发出的声音有些相似。
回乡是每一个漂泊人的念想。2015年,老卢和妻子蒲波兰迎来回乡契机:嘉陵区茶桑产业龙头企业———四川尚好茶业公司着手开发桑叶茶、桑叶粉,并在三龙场村开建茶桑种植基地。
当年,老卢便带着妻子坐上返乡的列车。
挤在破旧的老屋里,拿出打工攒下的全部积蓄,夫妻俩返租倒包四川尚好茶叶公司20亩标准化茶桑,种茶桑、学技术、避虫害……一切从零起步,渐渐地,除去承包费、生产资料、工人务工投入,两口子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眉头舒展开来,每亩年均纯收益在3000元到5000元,成为他们艰辛付出后的回报。
苦头吃了不少,日子却越过越甜。勤奋又肯动脑筋的老卢又打起了“养猪”的主意,花钱买回两头母猪,便拉开了夫妻俩的养猪生涯,利用桑叶加工后剩下的“下脚料”,老卢搜集下来做成饲料喂养生猪,到如今,年出栏300头、光养猪的年纯收入就达到了40万元,老卢夫妻俩从眉头舒展变得喜笑颜开。
钱越挣越多,可过惯了苦日子的老卢,改不掉“抠门儿”的习惯,这不,他觉得猪粪还是个宝,便发酵后制成沼液,用作桑园的有机肥,实现了节本增效、种养循环。蒲波兰总是笑他“抠门儿,但会过日子”!
这些年,眼看着老卢在农村摊子越整越大,在城里务工的儿子卢强听从父亲建议,从城市重新回到农村。在老卢手把手的精心指导下,小卢接过“帅旗”,甘心与“猪”为伍,每天他都在琢磨着,如何把猪喂大养肥。这个34岁的年轻人,如今成为三龙场村远近闻名的“猪司令”。
“又得一金!这是我们四川的第一枚金牌哦!”3日下午,酷暑将忙碌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电视机里,是四川体操选手邹敬园在男子双杠比赛中摘下金牌的画面,这是中国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的第31枚金牌,也是我们四川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老卢一家人围坐在客厅沙发上,激动无比。
受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政策惠及,2018年3月,老卢一家人乔迁新居,新房有上下两层,总面积100平方米,室内添置了沙发、冰箱、电视机等。爱美的蒲波兰,当年还坚持让老卢给新家贴上了地板砖。
“看到时间,莫忘了去接孙儿回来!”老卢、小卢看得入迷,仿佛要钻到电视机里去了,看了看时间,蒲波兰忙着提醒。
入伏,蝉鸣,三龙场村茶桑绿浪翻滚,老卢家的猪仔们在圈里躲凉,贴在老卢家门框上的“五福临门”四个烫金大字,在8月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4月27日,游客在蓬安县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观赏百牛渡江景观。刘永红摄 五一假期到来之际,4月27日上午,南充市2025年嘉陵江放牛季活动在蓬安县相如街...
眼下正值晚熟柑橘收获季。在阆中市天宫镇天宫院村柑橘产业园,150余亩青见进入收获期,并首次出口俄罗斯。 近日,笔者走进天宫镇天宫院村的柑橘产业...
水稻育秧生产线。 眼下,正是水稻育秧关键期,西充县将机械化延伸到育秧环节,助力大春生产提质增效,为今年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日前,笔者来...
游客采摘新鲜的樱桃。 4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嘉陵区曲水镇胜兴村的百果园,成片的樱桃树郁郁葱葱,红艳艳的果实如珍珠般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晶莹透亮...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