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快讯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南充快讯 >

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把幸福写在老百姓的笑脸上

发布日期:2021-07-22 09:45浏览次数:文章来源:  未知

近年来,高坪区坚持产业先行、聚焦基础设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交出了脱贫攻坚的高坪答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坪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633”行动方案,持续用力抓产业、抓基础、抓收入,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6元,同比增长13%。

 

 

江陵镇牌坊沟村产业基地高坪记者站周汉兵摄科技支撑产业兴起来

近日,记者踏访擦耳镇尖山沟村青花椒产业园,漫山遍野的花椒林里,一串串花椒果实饱满。椒农们两三人一组,手持花椒采摘机穿梭其间,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背篓。

曾经的擦耳镇,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村民经济收入单一,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传统种养殖。2017年,擦耳镇引进四川省玉润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片发展花椒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形成2.2万亩青花椒基地,常年务工村民达一千多名,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

2020年,高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2%。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从星星点点到规模成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聚焦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农业技术培训,高坪区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壮大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擦耳镇成功申报2021年全国产业强镇建设名单,6月成功承办全省青花椒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培训会。

今年上半年,全区巩固提升花椒基地5200亩、柑桔基地12000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5家、培育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3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2家。基础夯实农业生产高效起来

“以前种田出门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现在村里的水、路、渠等基础设施建好后,不仅居住环境变好了,农业生产也更加方便高效。”江陵镇牌坊村村民刘全芳说起近几年村里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感慨颇深。

近年来,江陵镇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和设施装备集成,推动田网、路网、渠网、电网、讯网“五网”配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耕作条件及抗风险能力,让农民种上“放心田”。在龙江路环线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5000余亩,建成标准化晚熟柑橘基地8000亩,配套建成水肥一体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高效节水灌溉管网2000千米,采摘道、产业路等路网30千米,带动7个村3000余人就近务工增收。

高坪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唐斌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区小春粮食播面12.6万亩,实现小春粮食总产3.6万吨;大春粮食播面41万亩,大春粮食总产达17.26万吨;撂荒耕地治理0.95万亩,预计增加粮食总产0.2万吨,农业生产平稳推进。收入增加

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我和老伴儿都在园区务工,每月都能拿工资,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一年到头还有土地分红。”走进走马镇金凤山村,大片大片蔬菜映入眼帘,绿意盎然,村民杨国辉正穿梭其间小心“伺候”。

走马镇金凤山村种植蔬菜和特色菌类1800亩,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领办、农户入股等方式,创新入股分红、劳务承包、返租倒包、飞地扶贫等利益联结机制,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2万余元,成为样板。

今年上半年,高坪区蔬菜种植18.3万亩,产量29.3吨,完成全年任务53.9%。水产养殖面积5.7万亩,产量5574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21吨。2021年新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7个、市级示范合作社2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农民合作社达到529个、新增20个,家庭农场达210家、新增25家,有力地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高坪记者站陈洪霞

0817-2719266

17694807098

备案号:蜀ICP备2020030241号-2

  • 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