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采摘佛手。
近日,笔者走进南部县楠木镇通柏村六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佛手基地,只见佛手挂满枝头,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采摘、分拣装箱的忙碌身影。作为当地重点培育的特色中药材产业,佛手不仅为合作社带来了可观收益,更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增收。
该合作社的佛手产业始于2009年。彼时为筛选适配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产业,团队曾专程赴重庆等地实地考察,对比多种经济作物后,最终敲定发展佛手种植。产业起步阶段,合作社创新探索“佛手树下套种黄精”模式,充分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收益,仅初期便实现了超出预期的经济效益。
随着种植年限增长,佛手逐步进入稳定丰产期:树龄达五六年以上的植株,保守估算单株年产量可达150斤;若水肥管理到位,产量可进一步提升至200斤以上,单株经济价值约300元。
“目前佛手销路完全不愁,已有四五家客户主动上门对接,我们会结合价格、合作稳定性等因素,筛选长期靠谱的合作伙伴。”合作社负责人余成国介绍,合作社共种植佛手300余亩,采收期从每年6月底持续至11月,期间每月可集中采收一次,仅今年,合作社佛手产业预计能实现毛利润40余万元。
佛手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当地村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尝到了“甜头”。70岁的任应万便是直接受益者,他不仅将自家闲置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获取稳定租金,还在合作社从事采摘、除草、施肥等轻体力活,每年综合收入近万元。
“像我这个年纪,出去找活难,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家里开销有了着落,我很满足了。”任应万笑着说,合作社既给了土地租金,又给了务工机会,让像他一样的老人也能为家庭添份收入。
如今,通柏村的佛手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更是南部县推进“产业兴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南部县始终坚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路径,立足各村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精准引导各村发展适配的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通过扶持成立专业合作社,搭建“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既破解了农户发展产业时“缺技术、愁销路”的瓶颈,又推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实现多元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夏雨婷文/图)
四川布碧丝纺织发展有限公司车间运作情况。马永红摄 10月12日,在仪陇县铜鼓乡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连片种植的川桑825农桑等良种桑树绿意盎然,智...
叶用银杏(中药材)育苗育种标准化建设基地施工现场。 10月13日上午,阆中市石滩镇叶用银杏(中药材)育苗育种标准化建设基地开工仪式在该镇圆宝山...
采风团一行走进久全牛肉公司。 10月13日,南部县新媒体协会牵头举办新媒体赋能农产品破圈采风助销促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
村民采摘佛手。 近日,笔者走进南部县楠木镇通柏村六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佛手基地,只见佛手挂满枝头,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采摘、分拣装箱的忙...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