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小桥镇垛梁村一角。
近日,笔者走进营山县小桥镇垛梁村苏家坝,只见金黄的油菜花将乡村点缀得如诗如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刚介绍,“过去这一片冬水田每年只种一季水稻,2023年开始,我们在水稻收割之后,多种了一季油菜,把它变成了‘两季田’,不仅稳住了水稻的产量,还多了一季油菜的收入。”
小桥镇属于浅丘带坝,有冬水田1万余亩,长期以来,冬水田是为来年水稻提供自给水源,保障春播栽插的特殊稻田。加之农村劳力短缺,每年只种一季水稻,也被称之为“一季田”。
为提高冬水田利用效率,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2023年,小桥镇党委、政府尝试利用水稻和油菜的生长时间差,探索稻-油轮作模式,有效补齐种植空窗期。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邀请省、市农业部门专家把脉的基础上,听取省农科院专家的意见,选择了大面积推广种植油蔬两用新品种“川油81”,既采菜薹又收油菜籽,并选择在龙岩村、四喜社区等地进行试点。
为破解农村劳力短缺、谁来种田的难题,该镇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大户,采用流转、代耕代种、托管等方式种植。依托农机耕种、无人机植保等方式,减轻劳动强度。同时,镇党委、政府领导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拓展销路,打通了与成都、重庆等地多家超市的油菜薹供需通道。
“我们村利用冬水田种植‘川油81’油菜500余亩,一季下来,菜薹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油菜籽亩产值可达800元。加上大春稻谷的产值,亩均收入比单纯种水稻高出一倍多。”四喜社区监委主任冉田说,实行稻-油轮作,不仅让村集体和村民都赚到了钱,还让干部群众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
正是有了先例可循,小桥镇的冬水田利用创下了历史新高。该镇党委书记吴利民介绍说,目前,全镇冬水田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还实现了稻田轮作和保障粮油供给的良性互动。(杨汉国文/图)
杨兰玲(前)带领老人们在地里摘茄子。 ●李同周文/图 7月22日清晨,西充县太平镇敬老院的后坡菜园,生机扑面。72岁的李婆婆踮脚摘下紫亮的长茄,7...
村民正在采摘李子。汪泽民摄 盛夏时节,蓬安县福德镇北斗坪村的李子迎来丰收季。7月15日,笔者走进北斗坪村李子园,只见绿浪翻滚,嫣红饱满的李子压...
梁小平正将油蟠桃装箱。 梁小平 返乡种桃20余年。他创办的小平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农场,个人获南充市返乡下乡创业明星等称号。 ●贾新玥文/图 近段...
开始蓄水的红花沟水库。 7月10日,仪陇县水务局协同永光镇政府、相关单位,邀请行业专家,对红花沟水库开展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工作。经过严格评审,红...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