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川北丘区的阆中市因地制宜发展川明参种植,成为了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4月3日,春夜喜雨又放晴。阆中市五马镇游柿垭村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里,随处可见村民采收川明参的忙碌身影。“大家早上六点过就下地了。”村民王国全和妻子都已年近七旬,身体硬朗又闲不住的老两口挥舞锄头采收川明参的劲头,丝毫不逊年轻人。
在园区川明参种植试验区,成都大学夏燕莉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也在忙着采集样本,下午就要带回成都进行数据检测研究。这是该团队自去年5月份服务于当地产业强镇川明参种植以来再次来到阆中。他们不仅为当地川明参种植和初加工提供技术咨询,同时还致力于川明参标准化体系构建,拟定四川省地方标准《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川明参》。
“阆中作为全省川明参种植试验点之一,将为这部全省性的规范出台提供基础支撑。”夏燕莉说。
川明参即可食用,又可入药。史料记载,阆中市种植川明参有300多年历史。2009年7月,当时的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阆中川明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阆中市道地中药材合作社负责人饶家富在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川明参已经十多年。“我们要争取把川明参做成食品,增加川明参销售量,带动种植面积扩大。”他对川明参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千佛镇推广“起垄栽培技术”种植川明参3000余亩,是该镇支柱产业之一。灯盏坝村产业园业主何顺光务工返乡,今年在承包的100余亩金银花产业园中套种了6亩川明参,预计可增收10余万元。初尝甜头的他准备来年扩大川明参种植规模。
业主丰产,村民增收。“目前川明参的收获季节,我每天能挣100块钱左右。”五马镇游柿垭村村民陈安海说,2009年当地种植川明参以来,他就一直在园区务工,家门口就能挣上钱。
地处川北丘区的阆中市因地制宜发展川明参种植,成为了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阆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种植川明参近4万亩,预计鲜品产量4万余吨、产值约3.2亿元。(王玉贵文/图)
村民正将川佛手装车。 盛夏时节,正是川佛手丰收的季节。8月1日,在高坪区佛门乡蟠龙寺村川佛手种植基地,今年首次采摘开始了。漫山遍野的佛手树硕...
连日来,位于蓬安县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的相如之村有机农业产业园内的葡萄进入了成熟季,游客和果农们正在采收(如图)。小小葡萄不仅成为当地村民...
7月25日,2024年蓬安县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行动(农机维修班)第一期课程,在该县相如街道黄金沟村开课,来自全县的农机手及种粮大户共50余人参加了此...
一筐筐新鲜的夏橙被装上货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7月24日,在南部县群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夏橙种植基地,黄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橙子的清...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