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洒向西充县占山乡杨柏村,西充县氧森谷农业有限公司的有机红薯基地里,10余名村民动作娴熟地把一株株红薯苗插进地里。不远处,早前栽下的红薯藤已将土地铺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毯”。
“这是今年移栽的最后一批苗,种的是咱西充的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黄心苕。”基地负责人郑杰介绍,今年基地计划种植有机红薯1000余亩,严格遵循有机标准,不打农药、只施有机肥。
笔者跟随郑杰来到另一片基地,只见绿油油的红薯藤如厚毯般覆盖大地。通过与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合作,采用阶梯种植方式,基地的有机红薯能实现8至11月持续供应市场。“这里种的是有机紫薯,和黄心苕一样,都是市场的宠儿,再过半月就能尝鲜。”郑杰说。
在西充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的进程中,红薯产业在规划发展中完成“蜕变”。有机黄心苕成为西充四大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并在2024年入选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成为西充农业的闪亮“名片”。今年6月26日,2025四川·南充(西充)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会上,西充有机黄心苕团体质量标准对外发布,对有机黄心苕的产地范围、生产要求、外观口感、营养成分、运输包装等,均作出了系统且严格的规定,让“西充标准”成为行业标杆。
一颗红薯的华丽转身,正是西充22年深耕有机产业的生动缩影。
时间回溯至2003年,西充与“有机”初结缘,此后始终锚定有机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让有机农业从一粒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如今,在“东桃西橙、南薯北禽、全域粮油”的产业布局下,西充已建成120个有机生产基地,面积达28万亩,认证17万亩,培育出西充黄心苕、二荆条辣椒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5个有机品牌构筑起覆盖全品类的品牌矩阵。有机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形成了集基地建设、标准研发、品牌培育、三产融合于一体的特色发展格局,规模和效益均居四川省首位,有机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有机产业的触角还在不断延伸。县内5个有机生活体验地与5条乡村旅游环线串联,有机康养、文旅研学产业链蓬勃兴起,充国里·有机生活街区等新场景成为成渝地区休闲新地标。从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生态田园·有机西充”的金字招牌愈加熠熠生辉。(廖桂华)
蓬安县睦坝镇常丰农事服务中心的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刚压榨的菜籽油,香味醇厚、健康营养!10月27日上午,...
农民们在地里忙碌。 霜降过后,寒意渐浓,近日,记者在阆中市彭城镇五谷台村蔬菜产业园看到,当地农民抢抓农时,在覆满地膜的田垄间穿梭劳作,呈现...
甘薯丰收现场称重测产。 10月28日,市农科院主办的西南甘薯丰产优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顺庆区渔溪镇甘薯示范基地举行。来自省内外多...
主播直播带货。衡欢摄 ●范铭李同周 连日来,西充县仁和镇米丹村的田野间,66岁的任廷志忙着清理灭虫灯。从传统老把式到管理800多亩有机农田的新农人...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