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18 09:06 浏览次数:
梁小平正将油蟠桃装箱。
梁小平
返乡种桃20余年。他创办的小平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农场,个人获“南充市返乡下乡创业明星”等称号。
●贾新玥文/图
近段时间,在高坪区走马镇十圣村,热辣的风中飘着清甜的桃香。7月4日,随着最后一批油蟠桃打包发货,梁小平望着货车远去的方向,眼里满是笑意:“今年农场产了1万多斤桃,卖了20多万元。这甜味,让更多人尝到了。”
作为当地发展特色种植的新农人,梁小平被大家亲切地唤作“油桃大王”。
26年前,在乌鲁木齐开饭馆的梁小平初尝新疆油桃,顿感入口惊艳。得知新疆油桃品种源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时,一个念头在他心头疯长:“老家的地里要是也能长出来,乡亲们的日子不也甜起来了吗?”
随后,他盘掉饭馆,揣着全部积蓄奔赴郑州。那段时间,在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试验田里,总能看见这个四川汉子蹲在田埂上啃馒头,三本笔记本记满了花期、温度、土壤湿度等内容,连专家说的“嫁接刀要斜切45度”都被他编成顺口溜。
回到家乡后,梁小平承包了120亩撂荒地,把从郑州带回的枝条一根根插进土里。“第一年因为气候原因死了不少苗子。”他在果园搭棚值守,笔记本上记满了值守笔记。
直到第3年,经过反复试验与筛选,农场的第一批桃树终于挂果。当把1万多元卖桃的钱拿到手里时,梁小平说,那天他在农场里站了很久,回想这几年来走过的路,他觉得,值得!
这些年,梁小平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桃树,农场渐渐扩至200亩。他发现桃子上市集中且供应时间短,便引进油蟠桃早中晚熟品种,让桃子的上市时间从5月持续到7月。他还建起大棚,攻克技术难题,全程按有机标准培育,桃子的品相和口感出众。他还在林下套种蔬菜、散养鸡鸭,每亩增收上千元。
如今,梁小平的农场成了乡邻的“共富园”。他把油蟠桃树嫁接、管护要诀编成册子,谁愿意学都倾囊相授。当地10多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在他的指导下,发展果园超千亩。梁小平的农场被评定为省级示范农场,他个人也被授予“南充市返乡下乡创业明星”等称号。
把20多年光阴种进高坪的土地,这位“油桃大王”不仅种出了属于这里的甜,更种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