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14 08:06 浏览次数:
郑洋生制作菜肴。
近日,在高坪区会龙镇熊家桥村,一场乡村坝坝宴热闹进行,62岁的郑洋生身穿白色厨师服,一手拿汤勺,一手拿锅铲,在临时搭建的灶旁娴熟地烹制菜肴。
配菜、切肉、油炸、炝炒……郑洋生和团队忙得热火朝天。“做乡村坝坝宴,除了要保证卫生和味道,还有就是求快!”郑洋生告诉笔者,他的乡村坝坝宴团队一共有5个人,每人都办了健康证。
“上午做了生日宴后,下午和晚上还要去其他地方做新房乔迁宴和婚宴。”郑洋生说,这段时间,是“乡厨”们最忙的时候,常常十多天连轴转,“少的一天要做30多桌,多的一天要做80多桌,有时候连春节档期都要被约满。”
如今,郑洋生从事的乡村坝坝宴已形成了“一条龙”服务,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每个环节都不用主人家操心。
为了把乡村传统菜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家乡的“乡愁”和“年味”,郑洋生还时常研究本地传统美食,将老做法与新口味相结合,把甜烧白、糖醋夹沙肉、梅菜扣肉等一些传统菜重新端上了乡村宴席。
流动的“乡厨”,成为高坪区的一道别样风景线。如今,该区活跃的“乡厨”有100余人,他们用手艺增添了“年味”,留住了“乡愁”。(杨波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