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1-26 09:44 浏览次数:
立山镇茯苓加工基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仪陇县立山镇马跪石村引进业主,在油茶树空行里套种茯苓,走出“党建+村集体经济+业主”的路子,提升茯苓产业综合效益,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在马跪石村茯苓加工基地,几十个村民围坐在房间里,一手按压茯苓,一手拿着小刀,小心翼翼地削皮;切丁机上,一个个柚子般大小的白茯苓被切成小块,打包在口袋里,繁忙而有序。
“一天能挣到100元左右。”年过花甲的村民刘国勇因腿脚不便,曾一直闲在家中,他说,“如今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更有盼头。”
马跪石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壤呈微碱性,种植茯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今年3月,马跪石村引进业主储诚华,发展中药材产业,在油茶树空行里套种了550亩茯苓。茯苓在种植和采挖过程中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村集体便与业主签订合同,由村上统一安排调度劳动力。同时,镇村两级组建“科技服务团”,从技术上支持产业发展。
10月底,第一批茯苓收获,产量达30万斤,产值150万元。“今年有50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人均收入约7000元。”储诚华介绍,茯苓一年收获两季,明年4月将收获第二批,产量会更高。(马永红文/图)